“你们是谁啊?我好像不认识你。”
童子不过八九岁,望着苏宁等人不解地说道。
在邓县附近的人,他几乎都认识,就是没见过这几位,而且他们也不像是农户。
苏宁却早有准备,为了不惊扰诸葛亮,潘凤这等粗人便藏在车上,只带着甄宓三女,在这山林小筑间,却是增色不少。
他取出一纸书信,递给了童子道:“此书信且交给先生,先生自然会相见。”
童子狐疑拿过书信,嘀咕着往木屋内走去。
甄宓只见到苏宁偷偷写了这封信,不知道什么内容,此刻压抑不住内心疑问,不禁问道:“你神神秘秘的,到底写了些什么啊。”
苏宁自信满满道:“这并非我写,而是诸葛孔明最喜欢的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甄宓颔首道:“这是齐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作为国相心胸狭窄,害了国之三士,看来这个孔明懂得不少啊。”
“懂得不少?他可是日后读书人的偶像,三顾茅庐的传说流传千年。”
“行啦,你未卜先知,我们都知道了。”甄宓出人意料地俏皮一笑道。
少顷,木屋的正门便被打开了,便见一个白面无须的少年匆匆拾级而下,来到了四人面前。
“此信,可是足下所书?”少年一对黑宝石一般的眼睛,盯着苏宁问道。
苏宁也打量着他,一身儒衫,整洁素雅,文士巾扎得端正,稚嫩的脸上,却是一种孑然物外的气质。
小鲜肉,加上文艺青年,这便是苏宁给这次初见定下的印象。
“不错,正是在下所书,希望能合先生之眼。”苏宁便等着诸葛亮问他,如何知道此诗,然后再暴露自己粉丝的身份,然后以此为话题,再进一步深聊。
这是把妹的套路,用在文人身上也是很好用的。
谁知诸葛亮一听,便一把拉住了苏宁的手道:“此诗太妙了!正抒尽我心中所虑所忧,天下若无明主,恐怕国士也会丧生在如此容不得人的毒计之下。”
苏宁愕然,大哥,这不是你写的吗?
“这首诗……”
“能作出此等诗歌之人,必然也是超然不群雅士,小子愿和先生庐中一谈,可否?”
这个逆转让苏宁怎么都想不到,但好歹他是结交上诸葛亮,现在还被请到茅庐中,这便是质的飞跃啊。
四人进入了屋内,但见香烟袅袅,木筑之内除了必要的矮桌之外,其他的都是书柜,密密麻麻的卷轴堆得高高的,一幅书香门第的画面。
诸葛亮和苏宁面对面坐着,甄宓坐在侧首,而甜儿和巧儿则侍奉在旁。
“学生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还请问先生高姓大名?”
诸葛亮这是摆低了姿态,估计是那首诗确实打动了他的心,不然以他以往高傲的性格,不会如此摆低姿态。
“我是冀州苏家商号的苏宁,时任邯郸别驾。”苏宁接着又介绍了甄宓道,“她是无极甄家五姑娘,曾有闺中博士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