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也来与老子相聚,畅叙别后情景。并告曰老子,他二人自打畏磊山神仙谷一别,回天庭不久,便被玉帝派遣去下界,指定去西域诸国寻找异禽怪兽,带入天庭,以便与生肖等赛跑。二人下界多日,寻遍西域二十七国。最终,于大宛国降服凌霄宝殿前逃出被禁锢上万年之欲三首蛟;于乌孙国收复伪装于洞穴之中七尾貉;于康居国寻得迷路无驼犴;于奄蔡国寻得濒危无角獠牙獐;月氏国寻得伤重双翅鹿;于安息国收复丈余长巨型蚓;于条枝国救活短尾雉;于楼兰国降服九首乌;于姑师国巧遇长臂猿;于驩潜国寻得独角獬;于大益国寻得扁嘴蝠;于苏薤国寻得三足燕;于身毒寻得双角獝。喂食西王母所赠仙药,使其脱去凡胎俗骨,带回天庭,暂且住元始天尊玉虚宫内。
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二人离去前,又嘱托老子,有备而无患,且不可让生肖,在与异禽怪兽赛跑中有失体面。
有诗评曰:
同为鸿钧三清徒,天庭也有不公处。
老君下界脱仙体,原始通天另有途。
且说老子与众生肖及花猫、狐狸、灰狼、猎豹等入驻兜率宫,一晃月余过去。这日,老子正端坐于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为弟子讲经传道,牧牛童子徐甲来报:“西天佛祖如来率弟子迦叶、阿难等求见师傅,现正于兜率宫门前。”
老子闻之,急忙率众弟子迎出,对如来作揖道:“老朽获悉佛祖到来,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如来作揖还礼道:“前日听观音菩萨言,有东方之佛诵经中之经。后得知那东方之佛便是太上老君,所谓经中之经乃道德经也。今冒昧前来拜见东方之佛,领悟经中之经。”
老子谦恭道:“老朽不敢妄称东方之佛,拙作道德经不敢妄称经中之经。”如来笑道:“您在我心中便是东方之佛。今闻您正为弟子讲经传道,特携十大弟子前来聆听。”言罢,如来便将其十大弟子一一介绍与老子。除苦行第一摩诃迦叶、多闻第一阿难陀外,还有智慧第一舍利弗、解空第一须菩提、说法第一富楼那、神通第一大目犍连、论义第一摩诃迦旃延、天眼第一阿那律、持戒第一优婆离、密行第一罗睺罗。
老子也将十二生肖与花猫、狐狸、大象等弟子介绍与如来,并言道:“你我可否同台辩佛论道?”
老子道;“你我先同台说之,后聆听弟子论之,岂不更好?”
如来微笑道:“客随主便。”
于是,老子便引领如来及其弟子进入兜率宫。并与如来双双端坐于兜率宫的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众生肖及花猫、狐狸、灰狼、猎豹等端坐于台下左侧,迦叶、阿难等坐于台下右侧。
老子首先开言道:“先请如来佛祖说教。”
如来也不客气,开口问道:“请教老君,道家与我佛家可有异同?”
老子道:“我以为,佛道本质上并无二致,不过是殊途同归。道家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的本意是教化人们去看空,即心中无物,最终去做到空。这个空实际上就是道的‘一’。但佛之空与道之一又不尽相同,佛之空是生命意义上之空,而道之一还包括在出世中化物内涵。从做到空或一途径上来言,佛以缘起性为空,说教如同大厦之基础。以此教化人们去空,在实修上用坐禅之类比较简单之法,便可体验。而道家在心中没有说教基石,是单刀直入,或言说教比较简单,却在实修上有一套说教,即丹道说教。而在入世之理上,佛是教人们向善,而道在出世上是教人们顺势而为。这是老朽对佛道两家之认识,不知可否。”
如来道:“言之有理。貌似道时常忽略自我作为,佛则时常夸大自我作为。可是如此?”
老子道:“正是如此。佛家求正,道家用颠。求正则清明在躬,灵光接物,得无生忍;用颠则归根复命,径入混沌,得一以生。”
如来道:“所言极是。道之道德经,佛之金刚经,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皆以即同,有差别只是角度不同,理解不同,如是万法归一,又有何差别?”
老子笑道:“哈哈!远看成岭侧成峰,山还是那个山,只因为视觉不同,认识有差别,正是有差别,才是管中窥豹。”
如来也笑道:“哈哈!如此看来,佛道皆有缺陷,正因有缺陷,便有相互包容,相互融合之必要及可能。”
此时,花猫请求道:“二位师傅可否与我等讲些学修佛道之理?”
如来道:“佛要除苦,你要有正愿,方能学佛。否则,当长见识而学必入旁门左道。”
老子道“道要通顺,道要真实,不可骗人尤其不可骗己。务求实修实证。所谓只听说修道,没听说学道。”
如来道:“佛法讲求亲证,你不去亲自体会,你永远无法通过别人之语言描述来了解到开悟之后真实境界。而任何试图描述证悟之后之境界之语言,都只能做近似性描述。在这点上,佛法比任何其他说教都要严谨得多。此外,研读佛与修佛是两码事。无论如何研读,而不去按照佛经之理修行,始终也不可能走进佛门。如何修佛,简单地说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如此,真心妙明自然现前。”
狐狸道:“如此说来,修道和修佛都需要清心寡欲,讲究静生慧,可见,两者修行皆有相通之处,佛道皆是如何从晓理上解释世间万物。然而我觉得,道没有考虑,因为道生万物。但佛把心之作用放大,似乎万物之生成,运动都与心有关。换言之,道认为,万物的生成不依靠心,佛认为,万物的生成依靠心,这样理解有什么问题吗?我可以换一种问法:人类灭绝,世间是否存在?站在道之角度,道生万物,人类只是万物之一,世界显然是存在。但是,站在佛的角度,对于人类而言,显然不存在,因为人类都已经灭绝。敢问如来佛祖,是否可这样理解?”
如来道:“此问可由我弟子摩诃迦叶释之。”
迦叶道:“有无可相互转化,需细细观察,好好体会。树老后,会慢慢枯萎,然后此树树便不存在,再后其他新的小树又出土,人亦是一样的。世界处于生死循环之中,所以有无相互转化。”
如来道:“正是,这便是常人之见地。大致地讲,这就是佛法讲之‘法执’和‘我执’。其如此地坚固,是因其深邃无明,即为最最细微心念,若无极深修持,不可破之。不知老君是否赞同?”
老子道:“极是。”言罢,看如来一眼,征询道,“以下请如来高徒与我生肖弟子来论佛道如何?”
如来道:“请便。”
老子道:“先由如来高徒提问,由生肖作答。再由生肖提问,由如来高徒作答。”
迦叶先问:“请问灰鼠,佛大道大?僧高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