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拿起放大镜,指着东路敌阵:&ldo;七个旅一字排开,这叫啥子阵法?这个王敬久布的阵好蹊跷!&rdo;
&ldo;王敬久是个有勇无谋之将,外号&lso;王大炮&rso;,他布不出什么妙阵。&rdo;
&ldo;不要轻看了这个人物。据说,他很喜欢跳舞,花样颇多,是不是把战场当舞场了?参谋长,你通知情报处,让他们把王敬久的情报汇总一下报我,要详细。&rdo;
刘伯承的目光又投向地图。
李达把一张木圈椅放在刘伯承身后。他知道,司令员又开始&ldo;察敌天地,伺其空隙&rdo;了。此一站,不知要多少时辰。
出了门,李达又交待申荣贵,不要让人打扰司令员。
刘伯承拿着放大镜,一寸一寸地在地图上移动。他历来是站在战略全局上考察战场态势的‐‐在运筹当前的同时,总是着眼于未来的战略发展;在运筹局部的战役行动时,也总是胸怀战略行动的全局。他告诫部下:&ldo;全局为上,在全局中走好每一步棋。&rdo;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也是智慧的竞赛。
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承认:刘伯承用兵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善于&ldo;造势&rdo;是刘伯承运用谋略的重要体现。他说,同强大之敌作战&ldo;要像磁盘老鼠一样,盘软了再吃&rdo;。盘的过程就是调动敌人、促其向不利态势转化的过程。
刘伯承&ldo;造势&rdo;可谓&ldo;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rdo;。他造势的策略很多,擅长机动是他造势的主要手段。他说:&ldo;毛泽东的人民军事学,是以无胜有,以少胜多,以劣势胜优势,因而就需要特别机动。&rdo;机动的主要形式是大踏步进退,在进退中调动敌人,在进退中消灭敌人。他对&ldo;游击&rdo;一词的解释也颇有见地:&ldo;&lso;游&rso;就是机动,&lso;击&rso;就是歼敌。&lso;游&rso;以掩护自己的弱点,寻找敌人的弱点,&lso;击&rso;以发扬自己的特长,撇开敌人的特长。&rdo;
&ldo;势&rdo;要造好,就须&ldo;察其天地,伺其空隙,寻其弱点&rdo;。一是注意敌军人员的构成、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和士气状况,注意敌军主帅的派系、出身、作战特点、指挥水平;二是注意敌人的活动规律;三是重视敌军的侧翼、接合部、突出部、后方,特别是要在其移动中、撤退中、不备中、备而不充分中寻找或创造其弱点。
放大镜移动着,刘伯承呐呐自语:&ldo;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王敬久,为何布这种阵法呢?&rdo;
地图上,敌军蓝色标记自南向北摆成一字纵队,使刘伯承大伤脑筋。他反反复复地寻找着敌人的战略弱点,汗水顺着斑白的鬓角悄然流下。
突然,电击般的巨痛从眼窝向太阳穴、大脑纵深放射扩展。他用双手按住太阳穴部位,颓然坐在了椅子上。
申荣贵听到动静,进屋一看,吓得飞似的跑出去,叫来了医生。
医生仔细做了检查,说:&ldo;刘司令员,再不能让眼睛这么疲劳了,不然就有失明的危险!&rdo;
医生翻了半天药箱,没找出一样对症的药,连一般的消炎药也没有,只好打了一针止疼药水,说:&ldo;我给你买点白糖吧。冲点糖水去去火,会好些。&rdo;
&ldo;白糖?多少钱一两?&rdo;
&ldo;五元(鲁南币)。&rdo;
&ldo;这么贵?要不得!白糖水不是我们喝的,不能买!&rdo;
在这类问题上,刘伯承说&ldo;不能买&rdo;、&ldo;不能做&rdo;,谁也就不敢办。
医生走的时候,嘱咐申荣贵晾些白开水,让司令员多喝,越多越好。
申荣贵弄了一大桶白开水,隔一会儿用白瓷缸在大桶里舀一缸送进屋去,不看着司令员喝完,他就站着不走。
结果弄得刘伯承一趟一趟地跑厕所。终于跑得司令员烦了:&ldo;荣贵,识你的字去,这里没你的事了。&rdo;
申荣贵把大木桶提到屋里,摆在刘伯承跟前,临出门,特地指指水桶,以示那桶水的重要意义。
刘伯承笑了:&ldo;我晓得,你去吧。&rdo;
刘伯承的一只眼是在护国讨袁战争中失去的。那年他24岁,已是勇冠三军的川蜀名将。
在丰都讨袁战斗中,身为讨袁军队长的刘伯承指挥部队反击。他突然发现身边一个士兵过于暴露,受到敌人火力的威胁,便马上扑过去:&ldo;危险,快趴下!&rdo;
话音未落,一颗飞弹射穿了他的颅顶,从右眼眶飞出,眼珠当即破裂,流出眼窝,血涌如注。士兵们都已冲上去了,刘伯承昏迷过去。
那是在一家水烟店的门口。店里的学徒见他血流不止,就把他背进店里,抓起一把烟丝堵住伤口,胡乱包扎了一下,然后把他藏到仓库里,锁上店门,随逃难的市民向城外跑去。
城内一团混战,水烟店中弹起火,仓库里满是烟雾。刘伯承被呛醒了。他缓缓睁开左眼,用力朝门边爬去,可是门反锁着,便蹭到窗前,顺手操起一把竹椅朝窗棂砸去。小窗砸开了,他从竹床上抱起一床棉被,将头蒙住,猛地从窗口滚了出来。这一连串激烈的动作又使右眼大量出血,左眼也像撒满了玻璃碴儿痛不堪忍。他又昏迷过去。
朦胧之中,忽然街上有人叫:&ldo;丘二,快把这人抬到别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