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氏心下满意。
后宅里的女人,有心计是好事。
一来可以自保。
二来不会做蠢事,连累家族跟着倒霉。
只要别把心计用来算计自己人,关氏不会过多干涉。
点到为止,没再对李氏说教。
老太君还以为自己能挑拨两个孙媳妇的关系,给纪明珠添添赌。
没想到李氏也是个不中用的。
被关氏一吓唬,就什么也不敢做,甚至连说几句纪明珠的坏话都不敢。
真是没用!
嫡出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叛逆,这时候老太君就想起了那些庶出的孩子。
要是没被大房的疯婆子搅合,如今她儿孙满堂,还不知道多幸福!
在关氏和李氏这里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老太君就不想看到她们。
挥了挥手,“我乏了,你们先回吧。”
关氏求之不得。
她也不爱来鹤舞堂,听老太君“指点江山”。
上了年纪的人,就该安心享清福,别总插手年轻人的事。
不然,只会落得讨人嫌的下场。
“婆母,那您好生歇着,明日我们再来陪您说话。”
老太君心烦,但又不得不给关氏好脸色,直接下了任务,“把两个乖崽崽一起带着来。”
国公府里的几位正头娘子,要说谁在纪明珠那儿说得上话,关氏无疑排在第一位。
只要她说带子慕子善来鹤舞堂,纪明珠不会拒绝。
关氏有些犹豫。
“您是子慕和子善的曾祖母,他们来陪您说话是应该的,只是明珠三年没回京城,恐怕要带两个孩子去祭拜她爹娘。”
“那就祭拜完再来。”
子慕和子善是国公府嫡出的血脉,而且还是蕴意很好的龙凤胎,天然就得到了老太君的偏爱。
他们难得回京,老太君就想多看看他们。
“等阿峥下次回京述职,估计又要再等三年,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人都有生老病死,能盼回自己的曾孙,对老太君而言就已是幸事。
三年又三年,她这把老骨头,真不知道还能熬多久。
“婆母,您身体好着呢,别说这种丧气话,咱们该吃吃,该喝喝,等下次阿峥带孩子们回京,咱们还去府门口接他们一家四口。”
李氏附和,“祖母,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可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伤了心神。”
老太君摇了摇头,“我自己的身体,我心里有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撒手人寰了,趁如今还有点精气神,就想多看看那两个孩子。”
关乎生死,都是大事。
老太君都这么说了,关氏哪还能犹豫不决。
忙道:“明日等他们祭拜完明珠她爹娘,我就带子慕子善来鹤舞堂。”
老太君想说,孩子那么小,走不动山路,要不让他们留在府里得了。
但心里又很清楚,纪明珠是不会同意的。
她爹娘,还没见过子慕子善呢。
叹了一口气,“可别忽悠我,又让我这老婆子白等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