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大部分得到高分好评的“权谋剧”的时候,都会发现里面的皇帝是大boSS
比如说大明1566里面的嘉靖帝,又或者是《雍正》里面的老康熙,往进一点看,现在带有偶像剧气息的“权谋剧”中,庆余年里面的皇帝也挺厉害。
很多人诟病琅琊榜的时候,诟病梁帝是个神经病,是个蠢到家的皇帝,是他导致了江左盟这样的势力可以成功洗雪冤案。这本书我会把梁帝写成一个蠢到离谱的人,而他的决策衍生出了很多权斗出来。
琅琊榜的粉丝会很奇怪,梅长苏洗雪冤案不应该是理所应当的吗?
但是这本书的形势跟榜1不一样,海宴没有写那前面十二年的剧情。而且限于作者的特殊情况,所以这本书集中写的是梅长苏筹谋十二年的时候整个中国大背景下好几个势力的勾心斗角,即以五代十国为原型,衍生的种种事件。
梅长苏洗雪冤案,其实走的并不是合法途径,他是先通过逼宫梁帝,逼梁帝退位再通过萧景琰去走合法程序去给赤焰军洗雪冤案,所以这是有些人看不下去琅琊榜的原因,因为这样子造成的割裂感很严重,因为琅琊榜架空的背景不是写的很清楚,大体上是南朝梁。
我在写南北朝版的琅琊榜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这样子其实是会把梅长苏给写到人设崩塌的,因为他想要的就是公公正正清清白白地把赤焰案给洗雪过来,他走的路线就是直接把这个蠢货梁帝给赶下台,通过暴力手段重新给自己审冤案,路人以“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思维来看待问题的时候,只会认为梁帝当初没做错,时也命也,他玩输了,梅长苏玩赢了而已。赤焰军的清白,你开心就好。
所以这本书我没有着重写梅长苏,我给他立的人设也是有点自信+魔怔的,后面萧景琰会在汴梁指桑骂槐去骂他,骂的很丑,他骂梅长苏是吊死的怨鬼,走过路过的人都会去索索命。讽刺他在张猛案和控制汴河漕运这方面的行为太自私也太过分。
我们重新来说梁帝,之前说了这么多,我要说的是,梁帝很蠢也很傻,这里怎么个蠢法呢?这里引丁羡威说的一段话
“我就是这个意思呀,程阁老!我认为,您应当劝劝陛下,多多给太子实质上的支持,现在靖公治理漕运,誉王治理江南,漕运和盐业,这两个都是国家的命脉啊!可是太子在干嘛呢?陛下现在真的是老了,糊涂了吗?”
萧景琰在这两年的军功拿的很多,而且汴河有传言,当地的流民百姓视萧景琰为活菩萨,因为萧景琰是会重视老百姓的,其他人根本就不管。
所以梁帝的做法,是选择让萧景琰去和萧景桓斗,斗到两败俱伤了,他自己再下手,而不是把这两个势力之中的其中一方收归到朝廷,让他们根据国家命令来行事。
齐敏去了江南道后,发现自己根本管束不了这些江南道的商人,便请言阙去和誉王谈,希望拉言阙入局掣肘誉王。
但是言阙却表态
“誉王殿下那,我就不去了,我现在要办的事情,是和南楚议和的事情,他们不听朝廷的,还吃了江南这么多的土地,我们还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一次,攻打台州的徐维濬在钱塘遭到了失败,只是损失了很多的钱财还有粮草,可是他的主力还是保了下来,所以接下来咱们和南楚谈和,难啊。”
“眼下誉王在江南建立九安天翔军,又说钱财自备,可这事情报到了朝廷那,那能说得过去吗?今年誉王答应可以给汴京提供往年两倍的盐税收入,每个人都有分内职责了。”
言阙实际上是根本不想和誉王接触,因为誉王这是狮子大开口。
我来了一年给你赚两倍,这种话谁会去信?言阙自己和南楚的徐维濬谈,谈输了顶多会去挨萧选的一顿训斥,但是盐税的问题就不一样了,萧选大概率不会处罚萧景桓,因为这事关他自己的面子问题。
这个问题江宁盐铁使武肥禄认为根本无法完成,他告知萧景桓这个问题,因为萧景桓还要拿出一百万贯交给庆国公,这怎么可能能承诺给朝廷两倍盐税?
可是萧景桓直接把事情甩在武肥禄身上,让武肥禄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萧景桓又选择去找齐敏,逮住富商胡古使劲褥。
这里萧景桓说了个逻辑十分不通的话
“你看,我现在拆了这护腕,三国志说得好啊!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现在朝廷这点收成,老爷子他想的很简单,除了公天下以外,家天下他不想么?增加赋税,朝廷就相当于成了毒蛇,这毒蛇可是会乱咬人的,现在不久正好咬到了江南道了吗?你要是不断这个腕,搞不好你到时候连盐都经营不了了。”
这话说的自相矛盾,首先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指的是弃小保大,萧景桓的意思是要胡古把自己赚来的钱乖乖交给国家,不然的话到时候你连当商人都当不了。
萧景桓直接明抢,然后威胁胡古连商人都没的做,胡古当然很怕萧景桓,因为萧景桓已经是个军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