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90厘米多少毫米 > 第30章 故乡的炊烟(第1页)

第30章 故乡的炊烟(第1页)

外公外婆在厨房忙碌起来,烟囱里“突突突”冒着黑白相间的炊烟,五点的村庄开始活泼起来。过去的记忆齐刷刷涌上心头:一到饭点,村里满是炊烟。无论在外面跑了多久多远,只要一闻到它的气味,就立即感到自己回到最亲切的家中来了。在远离家乡的钢筋混凝土空间,妈妈骑着单车跟在烧柴油的公交车后面,车屁股里噗噗噗冒出来的黑烟,常常引发她的错觉,以为那是家乡的炊烟,里面盛满对乡愁的慰藉。每一年,妈妈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触摸那冉冉升腾的炊烟。摸着它,妈妈便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的乡愁。

冰橙自出生,就生活在四周都是水泥高楼的城市里,对田间地头农家院有着天然的向往。看惯了四个轮子的小汽车,便觉得三个轮子的小货车格外神奇。他们一有时间就钻进外公的三轮车里,趁人不备,猛地按响喇叭。突如其来的响声常常让周围的人吓一激灵,而这每每能换来孩子们更大的笑声。

三轮车是外公的心爱之物,凭着它,养活了两双儿女,培养了四个大学生。每天天不亮,外公就驾驶着这辆三轮货车到县城送货,家具、蔬菜、水果……凡是小货车能拉走的活,并不挑拣,价格合适都可以。每天如此,从不间断。

外公极其看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四个孩子先后走出农村,考上了县城的中学。外公的小货车,每天出发前,便多了两道程序,先把孩子们的自行车绑在车厢里,再等孩子们爬进车厢。外公每天早上负责送孩子们到县中上学,只送不接。外公每天晚上回到家,多半已是深夜。这辆老旧的三轮货车,承载着妈妈兄弟姐妹的童年记忆。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9o年代,出门拉货的外公,回来时总能变戏法似的从车厢夹缝中变出一个苹果,有时是两个橘子,有时又是一个香蕉,甚至有两回,竟然是那个年代并不多见的猕猴桃。货主家看外公老实本分,干活舍得出力气,为表示感激,总会从满车的水果里拿出一两个,他却从来不舍得尝一口。

妈妈读高中时,开始住校。周六下午放学回家,周日下午返校,每周在家待一天。外公驾驶着小货车,在离高中校园很远的县城拖货。几乎每半个月,他就会准时出现在妈妈读书的校门口。看到妈妈从校园里走出来,外公便会微笑着从小货车扶手上取下一个塑料餐盒,里面雷打不动是一只卤鸡腿。外公从来不问妈妈学习成绩如何,每次来,都说相同的话:“这是我刚买的鸡腿,你趁热吃。”然后一边笑,一边看着她吃,不再说话。等妈妈吃完了,外公就会催着妈妈赶紧回教室,“你快进去吧,别耽误了上课”。那一年,妈妈考上了清华大学。这辆陪伴外公十多年的三轮车,蓝色的油漆早已脱落成斑斑锈迹,长期磨损的坐垫在灰尘与风雨的侵蚀下变得残缺不全。

“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快下来的那几天,外公天天往邮局跑。“大爷,您放心,只要通知书一到,我们马上给您送去。”那位年轻的邮局姑娘,再三向父亲保证。父亲可不管,依旧天天往邮局跑。

当通知书真正下来的那天,外公却因为发高烧,躺在家里。那张极有分量的通知书被送到了村支部。村长用高音喇叭把这一轰动全村的消息一连广播了三遍,结果全村人都知道了。父亲从广播里听到了这个消息,说什么也要亲自去拿通知书。

“没错,是清华!是清华!”外公仔仔细细地将通知书看了好几遍,确认这录取通知书上写得的的确确是清华大学时,他放心了,病也全好了。

那一年,清华是9月8日开学。本来通知书上要求父母不要送孩子上学,但父亲不肯,坚持一定要亲自送妈妈上北京,并决定9月5日就起程。那一天,来送行的村民很多,每人手里都带来了一串长长的鞭炮,鞭炮声足足响了一个多钟头。

妈妈与外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外公走路的样子,像极了跟随拿破仑凯旋的将军。外公外婆都是没念过什么书的农民,但送儿女读书却是不遗余力。

妈妈放寒假回家时,从北京给外公带回了一个不锈钢保暖水壶。外公如获至宝,整天把它当做宝贝似的拎在手里。路上碰到熟人,他总会问人家渴不渴,说着递上自己的保暖水壶。“呦,这都过了大半天了,水还是这么热。”喝过水的人都会忍不住赞叹两句。此时的外公,笑得更开心了,“这东西保暖,放几天都不凉。我闺女从北京给我带的。”“你闺女真争气,往后你可享福喽。”外公听了也不否认,拎着水壶,哼着小曲儿,走回家去。妈妈恍惚了一下,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冰橙爬上三轮车,那成了他们的新玩具。外公像会变戏法似的,在三轮车上摆满了各种零食。孩子们一拥而上,围着三轮车上蹿下跳。三轮车又活过来了——它比什么都平凡,但是,再重的东西都压不垮它。西沉的阳光透过树梢,摇摇晃晃照在三轮车上。眼前的三轮车与妈妈初见它时已完全不同,这不同是因为那里承载了时光和希望。看小说,630book。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