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张为清开始晒鱼干,她们每个月起码多挣十几二十块钱,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
“都是大家辛苦干活挣的钱,不用谢我。”张为清虽然心中美滋滋,嘴上却是谦虚道。
“现在每天收的鲜鱼只够晒出两千斤左右的鱼干,有些不够卖了。”张婷婷拿着账本走了过来。
渔民的收获差了,他们能晒的鱼干数量变少,但是目标客户没变,就导致现在晒鱼干的速度有些供不应求了。
“没办法,有多少卖多少吧。”张为清也挠头,从没想过会因为生意太好而苦恼。
至于扩大收杂鱼的范围,杂鱼不值钱啊,离得远的船未必愿意为了几块钱大老远跑来卖货。
第二天一早,晴空万里,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有风。
“多穿点衣服,开拖拉机过去要四五个小时呢。”今天的温度更低了,加上有风,几乎达到他们这里气温的最低点了。
“知道了,一天天的跟个老大爷似的。”李成雪嗔笑道。
“姐夫,我还没玩够呢。”李成东赚了钱根本不想回去。
“先回去吧,一家人团圆更重要。”张为清才不管他的小心思。
来到市里,许是快要过年了,较之前来的时候热闹了许多。
“炒栗子,香甜软糯的炒栗子。”
“海蛎煎,酥香的海蛎煎。”
“柿饼…”
人多了,走街串巷的小贩也多,卖的货物更是五花八门。
“年味真足啊。”张为清乐呵的看着人来人往。
后世过年虽然也热闹,却少了许多年味,人们总是行色匆匆,连玩也玩的不尽兴。
“上次柿饼还挺好吃的,咱们也买一些吧。”李成雪叫住卖柿饼的小贩。
“我想吃鱼丸。”李成东叫道。
“我也饿了,阿东帮我带一份。”他们这里人打的鱼丸味道也很不错,好吃又管饱。
“一份一块钱。”李成东坏笑着伸手,这种事他在家里经常做,赚个跑腿费。
张为清剐了他一眼,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递给他。
“买山货嘞,刚打的野兔…”
“鞭炮鞭炮…”
吃着东西,张为清三人继续往祝家村的方向行驶。
“砰”的一声巨响,给张为清三人吓一激灵,不知是谁家的倒霉孩子往人群里扔了个炮仗。
“熊孩子,让我抓住非得打一顿。”张为清笑骂。
“正是人嫌狗厌的年纪,我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公厕炸屎呢。”李成东也不嫌丢人,直接就把小时候的糗事说了出来。
“还说呢,崩了其他小孩一身的屎,回家被打的几天都走不了路。”李成雪也是毫不留情的揭他伤疤。
“我问过了,二哥三哥小时候也干过,不过他俩嘴硬,不承认挨过打。”李成东哼了一声。
“他俩也干过?那他俩可比你聪明,我印象中他俩没因为这事挨过打。”李成雪捂着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