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又从游击队、民兵中征调2000名新战士加入新兵团。
新兵团团长由二团副团长马向前担任,政委叶德明。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三个主力团,每个团都有6个营,3800多战士。
津南独立团,四个营,2300多人,新兵团三个营,2700多人。
加上侦察营、装甲营,以及新组建的独立营,总兵力接近。
支队总算又恢复到了五个团,战斗力虽然有所下降,但实力增强了。
因为部队变动太大,新兵比重太多,部队分散到了周边,开始集训。
部队的训练又变了,不但结合了原先四方面军的射击、攀爬、拼杀、投掷等项目,还增加了隐蔽、匕首刺、砍杀等项目。
津南支队,骨子里还是四方面军的传承,很多干部是从四方面军出来的,所以很习惯按照四方面军的整军方法执行。
特别是野外生存、平原伏击、三人协防等,也在训练项目中。
八路军的大练兵非常有效,短短几天时间,得到了战士积极响应。
连带着很多游击队、民兵都按照这些项目开始训练。
游击队已经变成了七支,人数在500到700人之间,枪支齐备。
民兵队,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人数已经上万。
真要是到了危急时刻,津南至少能组织三万人参加战斗。
虽然李福生暂时不想打,但是小鬼子开始动了。
不到半个月,李福生接到了暗线的情报,小鬼子有动作。
这个时候,李福生才知道,小鬼子换将了。
小鬼子寺内司令官、冈部参谋长同时被召回本土,接替他们的是衫山元、山下奉文。
正如陕北几位首长预料的一样,小鬼子改变策略了。
战略转变彻底改变了华北方面军的作战目标。
小鬼子决定进入对华持久作战态势,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转而试图通过政治上的施压迫使国府屈服。
1938年本土下达命令,要求华北方面军迅速确保华北地区重点城市与主要交通线的“治安”,不再扩大战线。
此外,小鬼子制定了《陆军对华作战指导纲要》,将华北地区定义为“重要资源产地与‘满蒙’(对苏作战前线地区)的稳固后方”。
因此,保障在华北地区的经济侵略与资源掠夺成为了华北方面军的首要任务。
北平小鬼子司令部也一反常态,不再像以前那样纠集重兵围剿了。
大部分小鬼子开始分散,进驻各战略要地,同时建立坚固的工事。
对于其他非关键要地,完全放开,不管不问。
说起来,小鬼子这样的策略,最有利于津南的发展。
但是李福生知道,这些只是暂时,最多一年,小鬼子造次换人后,又会变。
不过,这短暂的一年,是八路军发展壮大的最好时机。
短短一年时间,八路军从16万人增长到40万人。
李福生都没有想到,这么好的机会提前来了。
既然小鬼子守铁路,那就好办了,就盯着小鬼子的铁路打。
必须想尽办法,把小鬼子的物资变成八路军的物资。
这次倒不用走远了,青县到沧州的铁路就在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