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联明抗清的局势逐渐浮出水面。然而,就在大西军的领导集团内部,却悄然分化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
其中一条路线由孙可望领衔,他怀揣着勃勃野心,妄图效仿古代的曹操,通过控制南明皇帝来号令天下群雄,进而取代永历帝,实现大西国借尸还魂、自己独掌大权的梦想。
与此同时,另一条路线则是以李定国为首。与孙可望不同,李定国坚定地主张回归明朝宗室,并全心全意地辅佐永历政权。他深信只有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抵御清军的入侵,才能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正是由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念和追求,使得大西军余部的命运从此被改写,分裂成为了一种无法逃避的结局。
而促使这种分裂局面加速形成的外部原因,则是永历小朝廷中的吴、楚两党各自拉拢孙可望和李定国作为自己的靠山。他们利用两人之间原本存在的分歧,不断煽风点火,加剧双方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大西军陷入自相残杀的悲惨境地。
早在清顺治四年(也就是南明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那个乍暖还寒的正月里,士气高昂的大西军,浩浩荡荡地向着贵州进发。他们旌旗蔽日,马蹄声如雷贯耳,所过之处尘土飞扬。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来到了阳春三月。此时的大西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贵阳、定番州以及永宁州等地。那些原本负隅顽抗的南明及土司军队,在大西军强大的攻势面前不堪一击,纷纷选择投降。一时间,贵州西部的诸多郡县都望风而降,大西军的威名传遍了整个地区。
而在贵阳这座城市里,四位声名显赫的将军在遵义会议后又一次围坐在一起,就大西军未来的出路和战略展开激烈的讨论。
其中,孙可望提出应当前往广东南岭一带发展,因为那里靠近大海,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可以迅速出海躲避;然而,李定国却力主协助南明政权,以恢复大明江山为己任。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清军入关后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张献忠对于明朝的态度也已经悄然转变。就在他重伤牺牲之前,这位英勇无畏的将领曾经语重心长地对自己的部下说道:“历经三百年风雨沧桑的大明王朝乃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正统所在,它至今尚未灭亡想必是上天的旨意。待我死后,尔等一定要归顺大明,切不可做出违背道义之事!”这番话语犹如洪钟一般,深深地印刻在了李定国的心间。
与此同时,大西军的连连失利,犹如一记沉重的闷锤,狠狠地砸在了李定国的心头。望着眼前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战场,他的内心充满了懊悔和自责。回想起自己曾经反明的前半生,如今看来反而为满清入关扫清了道路。此刻,李定国的心中萌生出一个强烈的念头——归顺南明,以自己的力量恢复那曾经辉煌的大明朝。
然而,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孙可望的坚决反对。孙、李二人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谁也不肯让步。李定国气得满脸通红,怒目圆睁,大声吼道:“你要是真有这般能耐,就独自前去吧!莫要再拉着我给你当垫背!”说着,他猛地拔出腰间锋利无比的战刀,朝着自己的胸口狠狠刺去。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在场的众将都惊呆了,他们纷纷冲上前去,死死地抓住李定国的手臂,拼命夺下那把寒光闪闪的战刀。紧接着,一名将领迅速撕下自己战袍上的一角,小心翼翼地为李定国包扎伤口。其他将领们也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愿听从将军您的号令!”看到众人对自己如此拥护,李定国的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而孙可望则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李定国会做出这样极端的举动,更没想到众将竟会如此齐心地力挺李定国。无奈之下,他只好默默地收回了自己先前坚持的意见。
此后,当成功占据了云贵地区以后,孙可望伴随着自身地位的不断攀升,其内心深处潜藏着的个人野心也如同吹气球一般日益膨胀起来。
就在这时,明朝的御史任僎看准时机,刻意迎合孙可望那难以抑制的欲望,谄媚地向他进言道:“以孙将军您如今的实力和威望,完全有能力自立为王,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到那时,您可以随心所欲地设置各级官员,发行专属货币,并昭告天下启用新的年号。如此一来,您便能尽享无上荣光!”
孙可望听完这番话,心中大喜过望,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登上王位、号令天下的辉煌场景。
然而,与孙可望的想法截然不同的是,李定国对于这种谋逆篡位的行径表现出了极度的鄙夷和反感。每当有人提及此事,他都会毫不留情地加以驳斥,坚决反对这种不忠不义之举。
见此情形,孙可望心生恼怒,觉得李定国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于是开始暗中与亲信王尚礼密谋策划,企图通过打压李定国来确立自己独一无二的权威。
终于,在清顺治五年(也就是南明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四月初一这一天,各方军队按照命令一同前往演武场集结待命。李定国所率领的部队率先进入了武场,按照军中长久以来形成的惯例,士兵们鸣放礼炮以示敬意,同时升起了帅旗。
可谁曾想,这一举动竟成为了孙可望发难的借口。只见他怒气冲冲地指着李定国斥责道:“平日里你就从未将我放在眼中,今日更是公然无视我的存在!”一时间,整个演武场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一场激烈的冲突似乎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