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洲这次谈话,对白玉林和张兆雷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最起码他们有些理解一些长辈们的‘过度反应’了。
可中国式家庭的问题,始终不是一次谈话就能解决的,原生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也不是谁来说两句所谓的‘公理’,讲一讲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能解决的。
但对于像白玉林和张兆雷这样标榜自己是好孩子的年轻人这里,他们开始试图去理解一些长辈的立场和心情,终归是一件好事,即使是这种理解始终是带着他们这一代人的时代滤镜。
最起码不要给人添麻烦嘛。
“老刘是有点杞人忧天了,这种事情我可做不出来。”回到住处后,张兆雷吐槽道:“难道说老白你……”
“怎么可能!”白玉林十分不满的说道:“这种事情就不要开玩笑了,这事没发生在咱们身上,要是发生在咱们身上,看你还能不能这么轻松。”
张兆雷躺在客厅的沙发上,说道:“还是不要接触了,这种东西一想都可怕。”
“哎,你小时候看没看过那个电影,就是父亲开火锅店,用壳的那个。”白玉林趴在椅子背上问道。
张兆雷想了想,说没什么印象。
白玉林来劲了,兴致勃勃的说道:“我给你讲讲啊,这个电影小时候给我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这个电影是白玉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看的,电影的具体名字白玉林早忘了,但是故事情节白玉林记得太深刻了。
故事的开端白玉林不记得了,大概就是有这么一个三口之家,父母和孩子,孩子是男孩儿,家里开火锅店,小日子过得很幸福。为了更好的生活吧,父亲在火锅店的汤底里加了些不该加的东西,就是一些白色的粉末,用一种很美丽但是非常危险的花的果实外壳磨出来的东西,少量的加入可以让汤底更香,而且容易产生成瘾性。
用了这东西,火锅店的生意一天好过一天,但是吧,这是违法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每当有检查的时候,老板就会将汤底换成没加这种粉末的,自然就没那么好吃,让人产生了怀疑。
这种东西是极为危险的,对健康有着极为恶劣的坏影响,父亲严令自己的孩子不允许吃加了这种粉末的火锅。
但是小孩子嘛,就是会对各种没见过的东西产生好奇,父亲又不想让孩子沾染这东西,也不想让孩子长歪变成自己这样的坏人,自然就不给孩子说这东西是什么,小孩子哪里忍得住。
悲剧发生了。
这个小男孩儿在上初中的时候,偷吃了这种火锅,然后染上了瘾,不吃就受不了,甚至找到了这些白色的粉末,直接就不吃火锅,就吃这种白色的粉末了。
上初中的小孩子,正是青春期荷尔蒙爆发的时候,对爱情朦胧的向往,使得早恋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这个小男孩儿就在学校有了一个初恋的小女孩儿,因为这个小男孩儿的缘故,这个小女孩儿也染上了毒瘾。
后来发生了什么,白玉林有些忘了,就记得好像是出了什么事,像是这种粉末,肯定是在打击的范围内的,好像是小男孩儿上瘾的这个事被他爸发现了,爆发了冲突,也好像还有别的事,反正两个小孩子就私奔出去了。
白玉林还记得,小男孩儿带着的好像不够,在火车上还买来着,这个过程好像就被警察发现了,当时这东西还伪装得和方便面调料包差不多,给白玉林很大的震撼。
后续就是你追我逃,小男孩儿和小女孩儿甚至还经历了生死。
最后好像小男孩儿的母亲找了过来,白玉林清楚地记得那名演员演技非常的出色,将一名母亲的痛苦、后悔、疯狂演绎的入木三分。
小男孩儿还弄到了一把枪,好像还有和警察对峙的环节。
“你这……只楞半片的,我大概明白你这个故事,就是小男孩在家染上那东西了,然后还早恋了,最后葬送了自己的故事呗。”张兆雷总结道。
“差不多是这个故事。”白玉林回忆道:“我记得影片里小男孩儿其实非常的孝顺,成绩也不错,一切都非常好,最后浑身绑着绷带还在保护自己的妈妈,但可惜做错了,一切就都晚了。”
“回头找找,你这么一说,我也挺感兴趣的。”张兆雷若有所思,这种电影小时候一般都会觉得很无聊,老白能记这么久,想来一定是很好看了。
白玉林说完这些后,脑袋空空,他完全想不起来这个电影的名字,他还记得小时候学校放过的电影里,有一个郭富城演的《父亲》,看得他特别压抑,但也是很好看的。
他一直就比较喜欢看这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喜欢那种人物性格丰富的,人物特性鲜明的,故事情节冲突性比较强的。最好还是那种不要明确区分好人与坏人的,站在每个人的立场上都能说得过去的。
突然之间,白玉林觉得自己对温馨的关心好像有些少了,画家这个行业好像也没比音乐家好多少啊,也比较容易陷入到某些问题之中,最着名的比如说是梵高,精神明显是有问题的。
就在白玉林胡思乱想的时候,张兆雷突然问道:“老白,你突然提起这个电影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就是想到了。”白玉林愣愣的说道:“现在这个年代了,还有人能买到这种东西,也还有人能找到渠道来卖这种东西,多可怕啊……”
张兆雷想了想,说道:“别人的事咱们管不了,就管管自己吧,别沾上就行了。回头你关心关心你女朋友,她搞画画,也容易。”
“我刚才还在想这件事呢。”白玉林好笑的说道:“现在想想,我好像还真不太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