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难判断毛认为张要发起进攻的威胁是否真实。或许没有那么回事。但毛认为确实存在这种威胁、因而不愿冒险。他一面上山,一面把后卫部队留守在每一个山口和要塞,以防四方面军追上来。杨尚昆说:&ldo;这是红军历史上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刻。如果真的打起来,我不知道今天我们这些人还在不在。&rdo;
向青教授‐‐一位保守而谨慎的学者‐‐指出,至今没有找到任何客观证据或文字材料可以证明张国焘准备以军事行动迫使毛及其部下就范。他认为,假如确有此事,后来在延安处理张国焘问题时就会摆出来。他补充说,张国焘确实野心很大。中国的历史学家们至今对这个问题还在激烈的争论。
军事博物馆的秦兴汉将军也说,没有发现张国焘准备武力解决中央的证据,他也没见到过这份出了名的电报。但他相信张国焘确有野心,想接管整个红军。这一点在延安时曾批评过他。李先念说:&ldo;从最坏的方面讲.这是张国焘篡夺党权的一次公开尝试。&rdo;
党史专家王年一在《党史研究资料》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中仔细分析了那份电报(但他显然没有看到电文)。他的结论是。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张公开威胁要&ldo;军事解决&rdo;。但是他说,党内很多人都认为张确曾这样威胁过,或者说张的行动暗含着这样的威胁。毛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的一个附注里强烈地暗示张打算&ldo;军事解决。&rdo;
王年一举出两位权威人士,他们曾绝不含糊地说张打算采取&ldo;军事办法&rdo;。一位是李安葆,他在《话说长征》中肯定地指出,张曾&ldo;秘密下令进行军事解决&rdo;。另一位是吕黎平,他在回忆录《严峻的时刻》中写道,当值班军官陈茂生在翻译那份&ldo;出名的电报&rdo;时,他也正在通讯室,并帮忙翻译了电文。他说,电报里有这样的话;&ldo;如果他们坚持错误思想,坚持北上,那就采取军事办法武力解决。&rdo;但是,经查阅所有的官方文件,王年一认为没有证据表明电文里确有这样的话。他指出,任何中央文件里都没有提出这种指控,延安开会期间或是张国焘逃离延安后的公报里也没有提到这种指责。
毛的行动使张国焘勃然大怒。他把部队拉回阿坝,根本不提要释放毛的部下。他在阿坝那所大藏庙里召开了一次群众大会,大会的口号是:&ldo;反对毛‐‐周‐‐张(洛甫)‐‐博北逃。&rdo;张号召红军干部批判毛,并要朱德表态。
朱德说:&ldo;北上是中央委员会作出的决定。我本人不能违背这个决定,我也不会带领红军反对这个决定。让朱批判毛,对世界舆论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世界上都认为朱‐‐毛是一个人。至于决定北上一事,我已举手赞成,不准备放弃自己的观点。&rdo;
&ldo;你竟然是这么个老顽固!&rdo;张国焘怒气冲冲地吼道。
刘伯承被激怒了。&ldo;你这样对待朱德是什么意思?&rdo;宋侃夫回忆称,当时对朱和刘使用了非常刺耳的语言。宋是张国焘指挥部的电报电话员,开会时在场。在会上,毛的人都被称为&ldo;右倾机会主义分子&rdo;和&ldo;逃跑主义分子&rdo;。
有人在会上喊:&ldo;打倒朱德!&rdo;
张国焘很快就南下了。他的三十军和四军再次穿过草地同他在卓克基会合。侯国样‐‐一个大个头、沉默寡言和秃顶的六十八岁的干部(一九年,他才二十岁,是四方面军一位热情奔放的政治干部,属李先念的三个军)‐‐还记得,离开卓克基不久,部队行军的口号就改了。原来的口号是&ldo;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毛、周、博古。&rdo;现在改为&ldo;打到成都吃大米。&rdo;
张国焘南下了;毛泽东则北上。
九月十二日,毛把部队集中在俄界。这是一个小小的安全地带。一位姓杨的土司控制着这片藏族地区,他是从明朝以来杨家第十九代传人,藏名为谢代。自从杨家的第一代祖先从十四世纪开始向明朝皇帝纳贡以来,这个地区一直由杨家的子孙掌管着,每年纳贡之后,便自成天地,安然自得。这位第十九任土司向国民党纳献盐巴和粮食,对红军也一视同仁。他保持中立,对任何一方都不怀敌意。他把粮仓向红军敞开。虽然没有任何书面协定和手续,但是一方面军回送了一些步枪,国民党过去也是这样做的。杨家一直延续至今。第二十代杨土司一九八四年时五十六岁,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副主任。他在二十岁的时候被国民党封为中将,但后来他却投靠了共产党。
毛和其他中央委员在俄界开了一、两天会。他们把严重减员的部队重新编组成一支部队,并从宣传的角度考虑,把它称为红军抗日先遣队陕甘支队。这说明毛是很现实的,他认识到,和张国焘强大的第四方面军相比,他的部队数量太少了。四方面军由于编人了毛的五军团和九军团,实力又有了增强。
这支先遣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任政委,林彪任副司令员,下辖三个纵队:前一军切,由林彪兼任指挥,聂荣臻任政委;前三军团,由彭德怀司令兼任指挥,李富春任政委,前军委纵队,叶剑英任指挥,邓发任政委。杨尚昆将军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是王稼祥。
俄界会议通过了&ldo;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rdo;。毛没有接受把张国焘开除出党的建议。象往常一样,会议之后,红军又匆匆上路。他们向腊子口进发了。腊子口最窄处只有十到十二英尺宽,是通往甘肃南部的咽喉。政治局会议是九月十二日和十三日召开的。九月十四日清晨,红军已沿着白龙江右岸向腊子口进军。&rdo;白龙江是一条波涛汹涌的激流,顺着被水冲击而成的峡谷绕过莫牙。在那儿警卫员为毛号到了一所很不错的藏民房屋。住有四五百名喇嘛的旺藏寺也在这里,庙里洁净雅致,一尘不染,这使红军战士难以置信。每处卧室外都种着白色或红色的菊花,向阳的一面,白色、蓝色或紫色的牵牛花争相斗艳,院里还有葡萄架。杨定华认为这里完全可以住下五六千人。很多部队都在莫牙额外多休息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