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大恐,匍匐向前,抱嬴政之足,哀泣道,孩儿愿常侍陛下左右,不敢离陛下远行。无奈嬴政心意已决,摆手道,见多情易厌,见少情易变。但得常相思,便是常相见。你且去上郡,吾若欲见你,自会有诏书相召。扶苏不敢抗命,只得谢恩而去。而他这一去,置身边疆,远离咸阳,音讯阻隔,为王朝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点 评
说扶苏软弱,其实也不公平。面对秦始皇的威压,当所有人都不敢稍有违逆的时候,唯有他敢于犯言直谏。虽然他有秦始皇儿子的身份,不会有杀身之祸,但能有如此勇气也是难能可贵的。扶苏最大的弱点便是太仁慈了,没有统治者应该有的狠辣心肠。如果放在普通人身上,仁慈、善良是优点,但在皇帝身上,很可能就会成为致命的弱点。秦始皇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对扶苏的仁爱怒不可遏吧。
塞北风霜寒,公子青衫薄
公元前212年,扶苏被派往上郡,成为大将蒙恬的监军。
蒙恬绝对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大将,《史记》记载,&ldo;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rdo;,秦扫六合后,&ldo;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rdo;。蒙恬还建造了秦直道,&ldo;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rdo;,&ldo;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rdo;。
其实,蒙恬根本就不用任何监军,他对秦王朝的忠诚是没有任何人会怀疑的,包括秦始皇在内。秦始皇与其说是派扶苏去监督蒙恬,不如说是把扶苏交给蒙恬看管。虽然他没有直接告诉蒙恬,好好培养扶苏,可他想,蒙恬又不是傻子,定会了解他的良苦用心。
蒙恬当然了解秦始皇的想法,可惜扶苏不了解。到了上郡,扶苏仍然沉浸在浓浓的悲伤之中,在他看来,自己是被父皇驱赶出了咸阳。所以他一路悲悲切切,充满了绝望和忧伤。塞北的寒风,让他的悲伤又多了一层悲壮的氛围。
与此同时,秦始皇待在冰冷的咸阳宫殿里,也正在为儿子的远行烦恼不已。在他心里,扶苏被打发到蒙恬那里,是早晚的事,焚书坑儒只不过是个导火线。
想想也是,老子正在那里烧得快活,儿子却在一边拿着竹谏唠唠叨叨。嬴政这次终于忍无可忍了,认为这个儿子性格软弱,江山扔到他手里不定会糟蹋成啥样!在这位祖龙(指秦始皇)眼里,这位长子与自己的行事路线格格不入。所以,当秦始皇看到扶苏再一次反对他,忽然感觉到了一阵恐慌。大秦从祖宗孝公时就以商鞅的法家思想立国,到他这里已经六世,祖宗成法不可变!也变不了!他想,绝不能再让这个扶苏在政治权力中心晃荡了,他迟早会把自己和祖宗经营多年的国家毁于一旦。他真想把扶苏踢趴下去,然后指着王朝的版图告诉扶苏:这一切都是用杀戮得来的,如果单靠仁义道德能让我拥有这么大的版图吗?!
此时,摆在秦始皇面前的有两条处置扶苏的路,第一,让他参政,用他的方法来治理这个刁民四起的王朝;第二,杀掉他,免得以后他改祖宗成法。经过了深思熟虑,他选择了第三条路:既不杀他也不用他,而是要他到蒙恬处去体验一下生活。如果不让他受点儿磨炼,恐怕是改不了那软弱性子,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从此,扶苏便远离了咸阳,远离了让他又敬又怕的皇帝老子。来到长城之上,接受塞北寒风的洗礼。他没有想到,自己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回咸阳了。
其实对于长子扶苏,秦始皇是当作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的。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心怀仁慈,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秦王雄才大略,自然不希望自己的长子过于妇人之仁。
而扶苏也确实没让秦王失望,在名将蒙恬的指点下,扶苏的军事才能逐渐显现。他经常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很快在蒙恬军中有了威信。估计这也是秦王让扶苏去军队的原因,在秦国军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有军功,小兵也能当君侯,扶苏有了军功,在军队里的威信也就树立了,而且他也有了一支支持他的精锐‐‐蒙恬军。
从繁华的咸阳来到荒凉的上郡,扶苏似乎一点也没感觉出父亲的良苦用心,他认为这是父亲把自己放逐了。秦始皇也想不到扶苏会这样想,在这位千古一帝的父亲看来,儿子太&ldo;软弱&rdo;,太&ldo;妇人之仁&rdo;。他希望借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因此才把扶苏交给自己最信任的大将军,扶苏名义上是监军,实际上是蒙恬的小跟班。
那么,蒙恬在上郡到底在干什么呢?他主要在做两件事:尽可能地击败匈奴、修万里长城防御匈奴。攻打匈奴就要死人,修万里长城就要用大批民夫,也要死人。秦始皇就是要让扶苏接触到这个王朝里最残酷的一面,从而让他变得刚强起来。
然而,扶苏刚到上郡时所见所闻的痛苦,比之他在咸阳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是见到生灵涂炭而伤心难过,二是他从没离开过父亲,心中难免挂念。父亲已年迈,时常有病,多次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却迟迟没有结果。父亲身边的人都以杀戮刑罚为能事,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为父皇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