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王甫在城中的游说工作逐渐有了转机。
他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了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将领。
这些将领意识到,继续抵抗下去,南都只会陷入无尽的战火与毁灭,而张献忠若能信守承诺,归降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在他们的影响下,城中守军的态度开始出现分化。
越来越多的士兵对未来感到迷茫,他们看到城外张献忠军队的强大与纪律,也听闻了一些关于张献忠善待百姓的传言,心中的战意渐渐消散。
然而,那部分强硬派的官员和将领仍不肯罢休。
他们将城中最忠诚于大明的士兵集中起来,加强了对关键区域的防守,并且在城中散布谣言,声称张献忠入城后定会屠城,企图以此稳住军心民心。
张献忠在城外敏锐地察觉到了城中的变化。他决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打破僵局。
于是,他下令释放了一些之前抓获的南都士兵,让他们回城,并带去了自己的亲笔书信。
信中再次表明自己并无屠城之意,只要南都归降,他将保证所有人的安全与利益,还会对有功之人予以重用。
这些被释放的士兵回到城中后,将张献忠的话传开,这无疑在城中引起了更大的波澜。
许多百姓和普通士兵开始对强硬派的言论产生怀疑,他们渴望和平,不想再让亲人朋友在战火中丧生。
此时,周铁蛋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再次向张献忠请战:“大帅,如今城中已乱,正是我军进攻的大好时机。
若再拖延,恐生变数。”
张献忠却摇摇头:“不,此时还不到火候。虽然城中出现动摇,但仍有抵抗力量。
我们要等他们内部彻底瓦解,方可兵不血刃。”
在这关键时刻,南都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站了出来。
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与南都的现状,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出面调解。
他召集了城中的各方势力,在城中的广场上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如今大明已亡,南都孤立无援。
张献忠的军队势不可挡,继续抵抗只会让百姓受苦。
我认为,我们应该接受归降的条件,为南都的百姓谋求一条生路。”
老将军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许多人开始反思,就连一些强硬派的士兵也低下了头。
在老将军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表示愿意归降。
最终,南都的城门缓缓打开,城中的官员、将领带着剩余的士兵,列队出城,向张献忠投降。
张献忠骑着高头大马,率领着众将领,威严地进入南都。
他信守承诺,下令军队不得扰民,对归降的官员和士兵进行了妥善的安置。
张献忠站在南都的皇宫前,望着这座宏伟的建筑,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拿下南都只是他统治之路的一个新。
张献忠进入南都后,在皇宫的大殿内召集了归降的官员们。
他坐在主位上,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缓缓开口道:“各位,如今你们既已归降于我,我张献忠定不会亏待大家。
但我丑话说在前头,若有人阳奉阴违,莫怪我军法无情。”
一位归降的官员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说道:“大帅,我等既已归降,定当忠心追随大帅。
只是,这南都百姓刚刚经历动荡,还望大帅多多施恩,以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