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肖家这边,因为三房、四房分出去后元气大伤,粮食少了一半不说,家里的物件儿也少了不少。大人小孩儿每天就吃过半饱,心里都憋着一团火儿。
王金凤这个时候就发现,大房两口子硬气起来了,尤其是曾秀芹,不再向以前唯唯诺诺,凡是说好了。
每当王金凤骂小燕两姐妹,或者说大房什么不好的话的时候,曾秀芹总用一种很冷的目光看着她,带着一股审视的味道。
看多了那样的眼神,王金凤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曾秀芹大概也动了分家的心思,如果她再这么闹腾下去,说不定哪天曾秀芹就会提出这件事。
老二家两口子好吃懒做不靠谱,老三、老四都是白眼狼,有了媳妇忘了娘。
要是大房再分家出去,他们老两口子跟着二房,等到他们不能干活,不能动弹的时候,不得饿死!
王金凤一想到自己日后可能面对的惨况,总算收敛了不少脾气,在曾秀芹的面前不敢再向以前那样大呼小叫,动辄开骂了。
这会儿看到曾秀芹探头出来,她到嘴骂人的话生生憋了回去,转头问肖承安:&ldo;你说啥?你打听到老三的消息了?&rdo;
第17章
肖承安点点头:&ldo;有人在县里的公安总局看到了他,说他好像在那里当采办,也不知是真是假。&rdo;
&ldo;公安总局?&rdo;王金凤一听公安两个字,就紧张的双腿一哆嗦,暗自嘀咕了句:&ldo;去哪里上班不好,非得去公安局上班。万一工作没做好,得罪了里面的公安,咱们一家子都得遭罪。&rdo;
肖承安离她近,听见了她的声音,对她的脑回路折服了,&ldo;娘,你咋不说三弟在县总公安局里上班,认识多少公安干部。要是咱们家里有些事儿,他托里面的人解决不就成了。他现在可是在机关单位里上班,工资一定不少,娘你可有福享了。&rdo;
&ldo;我享个屁!他三房都分出去了,他会孝敬我白日做梦!&rdo;
&ldo;那不是三嫂自己分出去的嘛,三弟可不知情。&rdo;
&ldo;对呀!&rdo;王金凤一拍巴掌:&ldo;我怎么老糊涂了!老三、老四都是他们那贱皮子媳妇儿分的家,他们又不知情!这事儿我得好好的合计合计,这家分不分,可不能由那两个贱蹄子说了算!你给我去县里,找到你三弟,再给你四弟写个信,让他们都回来。这个家,重新算!&rdo;
曲红梅两人不知道隔壁又在打什么鬼主意,她和李霞把饭菜做好后,把食物装进两个大桶里,然后一人提一桶,佑佑和小英帮着拿蒸好的窝头卷子,来回跑了两趟,这才把所有的食物送给了帮工的人吃。
院子已经完工,帮工们吃完饭,又找来干柴,把屋里的湿土全部烘干,至此,曲红梅的新房子正式落成!
曲红梅给他们支付了工钱,手头的钱就剩下不到五十块钱了。修建房子,果然是最耗费钱财的。
帮工收到工钱万分高兴,在赵显祥的领导下,大家伙儿浩浩荡荡去了李霞的屋子,把属于曲红梅的柜子啊,箱子、锅碗瓢盆等等一切用具,全都搬进了新房子里,还帮她把东西摆放好。
曲红梅向他们道了谢,进到新房子里才发现,赵显祥他们在每个屋里都修了炕床,连客堂北面也修了一张。在冬天的时候,可以把炕烧暖,一家子可以坐在客堂的炕床上聊天说话,十分舒服。
其实岩门村地处国家西北地界,很多人家都没有睡炕的习俗。因为这里不像北方那样一到冬天就下雪,只是常年的湿冷,只要冬天穿厚一点,盖厚一点就能熬过去。
不过岩门村也有不少原籍是北方人,战乱的时候举家迁移到了这里,延续了家里必须有炕床的习俗。
以前岩门村本地人还瞧不上,认为睡炕跟睡地上一样,看着粗鄙的很。
后来土地集体化,建立了人民公社,经过了三年大饥荒,各地吃穿都成问题。
岩门村的人,一到冬天,就穿着薄薄的棉衣,盖着不知道盖了多少年,棉花都纠成了一块块硬块,盖在身上没有一点暖意的铁被子。
大家伙儿熬不住,瞅着那些修了炕的人家能睡个暖烀觉,便也开始学着修炕,睡炕起来。
肖家是本土人,一直不喜欢睡炕,觉得土炕是北夷风格,跟他们本地相冲,宁愿冻死,也不愿意睡炕。
曲红梅原籍是上海,后来跟着父母转去了北京,成了北京人,一直习惯睡炕。
嫁给肖承国这么些年,她没睡炕,一到冬天就冷得浑身发抖。肖承国就用卫生所用过的吊瓶儿,每天睡觉之前给她烧点开水,灌在瓶子里。然后拿衣服裹着,一个放在她怀里,一个放在她脚下,给她取暖,她这才能勉强入睡。
修新房的时候,曲红梅只给赵显祥大致说了一下房子的格局,完全想没起来要修炕床。
现在看到屋子里都有炕,她满心欢喜,连连跟赵显祥一帮人道谢,两人说了几句话,赵显祥就带着人走了。
李霞也要走,曲红梅拉住她的手说:&ldo;我这几天麻烦你太多,让你受累了。明天赵师傅他们会过来给你修房子,你来回跑不方便。我看不如这样,明天请赵师傅他们把你的东西都搬到我这边来,你在这里住几天,到时候做饭,督工啥的也方便。&rdo;
李霞先前瞅着曲红梅的屋子似模似样,就跟赵显祥说想建差不多格局的屋子,帮工的价钱也和曲红梅一样。不过她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就全部换算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