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下之会就这样结束了,以一个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完结了。
韩生千里迢迢从韩地赶来,只为了向项羽谏言称王咸阳,就算无功,也谈不上有过。可谁能料得到,只因为韩生一两句的牢骚话,最后竟落得这般凄惨的下场。
这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吧,当日的一番惨状,在场的诸侯王都是心有戚戚,除了章邯之外,其他人也不好受。
如此世间惨事,一旦经历了便终生都再也忘不了了。韩生所化的那一团焦黑,似乎一直在众人眼前浮现,而那“嘶嘶”的油炸异物的声音,也成了每个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在不知不觉之间,诸侯们对项羽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他们或许对项羽心存畏惧,但也只是单纯对项羽武力的畏惧而已。但这一次的事情,却让众人不由得反思——既然今天项羽敢将韩生烹杀,那若有一天,若是自己惹得项羽生气,项羽会不会将如此酷刑也用在自己身上?
这个问题显然是没有答案的,没有到事情发生的那一天,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但这个问题想久了,诸王心里都隐隐有了一丝担忧。项羽本性善妒且暴,很多时候都是意气用事,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在项羽手底下便永远平安无事。
韩生的惨死,也让所有人开始思考各自的出路。
项羽此刻势力达到了鼎盛,连拥兵十万的刘邦也不敢试其锋芒,其他人自然更是不敢有什么逾越。
本来这样一直下去的话,诸侯始终要被项羽压着一头,也就索性认命了。但项羽毕竟是目光短浅,他选择偏安一隅,这却给了其他人千载难逢的机会。
现在诸王都算是没什么根基,但若是假以时日,能将各自的势力经营起来,那到时候能与项羽抗衡也未可知。
诸侯们皆是这样的想法,既然不能保证在项羽麾下永远安全,那唯有自己发展起来。只要手里有兵,那腰杆子就直,毕竟,只有壮大自身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戏下之会三天后,项羽正式拔起营寨,向着楚地回师。
这其中又有个小插曲不得不说。原来此刻义帝尚住在彭城不肯离去,项羽欲自去建都,怎肯使义帝久住?所以在大军出发的同时,项羽又派出了一股军队,先行去到彭城催促义帝,将他逼徙,好似迁锢一般。
除此之外,项羽又拨部兵三万人,托词护送沛公,即令西往就国。
虽然项羽说的好听,但刘邦哪里不知道项羽的算盘,嘴上说什么护送,分明是担心自己不去蜀地,中途带兵脱逃,所以才这样“武力护送”。
但就算刘邦心里有气,他在表面上也不敢有丝毫不满,只能在项羽大军监视之下,带着自己的手下向蜀地而去。
既然项羽和刘邦已经拔寨而起,开始向着各自的封地行进,那各国君臣更没有停留的意思。不论是失意的赵魏等旧王,还是新崛起的诸多实权派新王,皆没有迟疑,一律择日还镇。
说实话,他们早就等不及回去发展了,只是之前项羽未动,大家也不好率先动身。待得此刻项羽出发,这十几路诸侯跑得比兔子还快,赶着时间回去经营各自封地了。
在这残破的关中,诸侯还要受制于项羽,可一旦回去各自的地盘,那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在短短的数天之内,回去各自国家的诸王,都开始了疯狂地扩张势力。
现下迫于项羽的威势,天下看似暂时平定了,但项羽此次分封留下的诸多祸端,却正在一点点的显露出来。
而在这个诸侯们全力发展的关键时候,关中的火药味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这倒不是三秦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而是三秦之一的章邯,竟然没有丝毫的动作!
这绝不是章邯的风格,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不管是章邯前一段时间努力收纳民心,还是暗中输出武器武装百姓,这些举动都清清楚楚地表示出,他是一个极富野心的人。
在这个分秒必争的时刻,章邯作为三秦之首,他的反常行为自然吸引了很多势力的注意。不少诸侯都派出斥候,前来咸阳打探消息,而他们传回去的情报,却让众多的诸侯王无比愕然。
章邯生病了,还病的很严重。
说实话,所有人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原因。现在是什么时候?是诸侯齐齐发力的时候。每个人都在竞争,每个诸侯国都是对手,稍微有一点懈怠,就可能被对方超过,从而处于不利的局面,可章邯倒好,因为一场病,索性没有丝毫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