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苏捧着茶盏微微一愣,看向这个素来少言寡语的婶娘,竟不知她心里还有这般的傲气。
女子生来就以服从男子为首要任务,千百年来抗争不断,但收效甚微。一是权力总掌握在男子的手里,他们岂能愿意女子反抗;二是人心不齐,大多数时候为难女子的竟也是女子,如何能成事?
如今正是一个为众多女子申讨的好机会,冷氏是希望姚玉苏可以成功的,不仅是为这些人,还为了沉寂已久的姚家。
姚玉苏看着冷氏满怀期待的面孔,渐渐打消了去宫中讨要说法的想法。
本是一场朝臣之间的争锋,最后却演变成了一场波及甚广的大讨论,这样的影响力,从古自今未有。
&ldo;姜还是老的辣,朕不得不服气啊。&rdo;蔺郇站在乾元宫的角楼,俯瞰宫城,心服口服地感叹道。
一招移花接木,转嫁注意力,再一招无中生有,让更多利益的关切者来帮忙发声,如此恢弘的手臂,果然是老太师所为。
苏志喜在一旁笑着道:&ldo;奴才倒是觉得,能让半隐退的老太师这般费心尽力地筹谋,陛下才是技高一筹。&rdo;
自从太后倒台,刘德江这个太后的走狗被处置,苏志喜就光明正大地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第一人。如今说话办事越来越深得帝心了,看看,这番话说得多漂亮。
蔺郇微微一笑,负手而立,眺望宫墙之外的地方。
&ldo;传旨内务府,一切可以准备起来了。&rdo;
第73章颁旨
朝中辩论火热,朝外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其中以长乐大长公主为首的公主们更是主动进宫面见陛下,想借此机会废除赐贞节牌坊的习俗,并且一致认可姚玉苏来当这个皇后。
姚玉苏是否能当皇后,已经成为了大齐能否废除贞节牌坊的风向标了。
蔺郇&ldo;深思&rdo;了三日,终于召集内阁,着手拟定封后一事。
左右丞相都有意见,认为陛下在此事上并不清醒。但出乎意料地,一贯不管事的老太师突然站了出来,立场鲜明地表达了支持皇帝立后的决定。
&ldo;国家大事与礼法传统之间,孰轻孰重,我等已经有清楚的认识。各位细想,除去姚氏的身份外,她有哪一处不合乎做皇后的标准呢。&rdo;老太师抚着胡子道。
右相上前,当即指出:&ldo;老太师别忘了,姚氏有一儿子,若她成了咱们大齐的皇后,那他的儿子是不是陛下的儿子?那立储一事上他是否也有一席之地?&rdo;
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姚氏再嫁,势必要带着儿子一起嫁,那到时候皇后的儿子不是皇子,这是什么规矩?
&ldo;慎国公乃孝哀帝之子,自然不能继承皇位。若准许姚氏进宫,那慎国公自然是不能以皇子的身份自居的。&rdo;老太师早已将这一点考虑妥当了,&ldo;先说断后不乱,想必这个道理姚氏也明白。&rdo;
前朝也有太后的儿子并非皇子的事例存在,有安安稳稳当一辈子闲散王爷的,也有心有不甘闹事作乱的,端看这人的品行如何了。
右相拱手,面朝蔺郇,道:&ldo;陛下,臣为江山社稷考虑,若陛下执意要立姚氏为后,臣也不便阻拦,只是烦请陛下再下一道旨意坐实慎国公的身份,断了他日后肖想皇位的念头,如此才能保江山稳定啊。&rdo;
右相所言,句句中肯,绝无私心。其余人纷纷点头,上前附和。
局面已成,老太师欣慰一笑,转头看向蔺郇。他也是这个意思,认可姚玉苏可以,但绝不能让她将儿子一同带进宫来,混淆皇室身份。
蔺郇沉了一口气,知道这一关是无论如何也糊弄不过去了。眼前这些人都是国之栋梁,鞠躬尽瘁,他们所求的真的是江山稳定百姓富足,若连他们这一点要求都不能满足的话,恐怕蔺郇在他们的心中也真就成了昏庸之辈了。
&ldo;朕会下旨。&rdo;
‐‐
八月初十,皇帝下旨,聘姚氏为后,封后大典就定在半月后。
这是大齐建立以来最为瞩目的事情了,百姓谈论不休,初秋的京城丝毫没有凉意,走到哪里都是热火朝天的样子。
姚玉苏也没有想到事情会这般顺利,欣喜之余,她也不忘写信去表扬蔺郇。
&ldo;主子,该喝药了。&rdo;红枣端着安胎药进来,药被晾到刚刚好,端起来便可以入口了。
知道她怀孕的人就只有红枣红杏二人,其余的人她不是不信,只是不想将弱点暴露给别人,给别人下手的机会。
姚玉苏一口将药喝完,捻起一颗蜜枣放入口里,含糊地道:&ldo;快到中秋了,别忘了派人去将玄宝接回来。&rdo;
因着近来事杂,姚玉苏并未将玄宝带在身边,而是将他托付给了薛先生夫妇,这十来日他都是在薛先生家吃住的。如今佳节降至,她自然要将玄宝接回来一同过节,顺便告诉他家里的变故。
&ldo;小主子与平常的孩子不同,也不知道他会如何想。&rdo;红枣有些担心玄宝。那是她一手带到的孩子,虽然此时主子肚子里的这个重要,但在红枣的心里,恐怕任何一个小孩儿都无法与玄宝相比。
姚玉苏低头,单手撑在软枕上,轻轻抚平裙上的褶皱,道:&ldo;就算他一时半刻不能明白,以后也会明白的。&rdo;
如何要求一个六岁的孩子理解成年人的想法,即使他是她生的,她也不能强迫他马上就能领会自己这般做的意图,那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