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叶婉若如此说着,却还是在来往的商贩那里买了一双舒适的布鞋给叶羽西换上。
尽管这双鞋子与她这身装扮不相称,但总好过脚上磨出血泡来要好得多吧?
这一路磕磕绊绊总算是平安无事,也没再闹出其它的风波来。
穿过“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天阶”三重石坊形若阶梯。里面便是红门宫了。
红门宫创建时间无考,明清时重修。宫东跨溪而南是白骡冢遗址;宫西是大藏岭,其巅有石屋能藏物,故名;宫后有一巨石耸立,上刻“小泰山”。
途经小泰山,那姐妹俩早就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休息了,只剩下弘惟俊和弘意惟陪在叶婉若的身边。
相比之下,叶婉若依旧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
兴致勃勃的欣赏着宫前三重白色石坊及碑碣,构成一组高低错落、色彩鲜明、形若天梯的古建筑群。
叶婉若觉得自己真是爱上了这个地方,自己生活的城市到这里开车也不过几个小时而已。却真的未曾想过要来此,领略不一样的风光。
几人到达的时间正迎来敬香祈福的小高峰,面积不大的红门宫聚集了大量香客,香池周围比较喧闹。
香客手持香和火纸,用火点燃后默默许下心愿,寄托对家人的祝福。在小泰山,等待祈福的市民也排起了长队。
叶婉若不愿与这些游客凑热闹,便打算先参观红门宫里面的构造。
宫内分东西两院,东院正殿三间,原为道教殿堂。后曾供奉弥勒佛,俗称弥勒佛殿。
另有过亭和更衣亭各三间;西院正殿三间,为祀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之所,殿南有合云亭,殿右有且止亭。
看着来往穿梭不断,熙熙攘攘的人群。
三人转而登上了“飞云阁”,两院间高阁名曰“飞云阁”,阁下为拱门,登山通道穿行其间。
站在高处,所领略景致是不一样的。
整个宫内冬青滴翠,牡丹艳丽,红绿掩映,古意盎然;举首远望,泰安风光尽收眼底。
从飞云阁朝北望去,林荫夹道,石级绵延。叶婉若真想永远呆在这里,不再离开。
站在高处,弘意惟也开心的大呼小叫,不断拉着叶婉若眺望着远处,像个孩子一般。
从“飞云阁”下来,弘意惟拉着弘惟俊去上香,说是这样才能美梦成真。看着这兄妹俩神神秘秘的样子,叶婉若也不想多问,跟随着人群,朝着弥勒佛殿走去。
弥勒佛像前,不少信奉神明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上前磕头许愿。
叶婉若围着转了个圈后,便打算离开去找弘惟俊他们兄妹俩。
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出现在弥勒佛像殿内的人潮,拥挤流动的游客,将叶婉若挤得贴紧在镂空的墙壁上。
如果此时弘意惟看到叶婉若,一定会捧腹大笑她像个壁虎一样。
叶婉若天生喜静,看到弥勒佛殿里突然涌入的人群,便转身独自一人走了出去。
一路穿过长廊,走在羊肠小道上,似乎是真的越走越僻静。
叶婉若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构思着小说的未来发展方向,猛然回神,才发现自己身处陌生的环境。
叶婉若笑着摇了摇头,暗笑自己一定是思考得太专注了。
刚要转身离开,却发现西北角,有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出现在自己的视线里。 最重要的是,房门还敞着。像是在邀约游客进去一睹里面的风光。
一时间也竟勾起了叶婉若的好奇心,原本离开的脚步,却朝着西北角的那房间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