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武涛文贯 > 第五十六篇 三国诸葛亮 多才多技 擎天柱石(第1页)

第五十六篇 三国诸葛亮 多才多技 擎天柱石(第1页)

小时候,每当元宵佳节来临之际,爸爸妈妈总会为家中的娃娃们准备一叠灯笼,纸糊的,很薄很薄,中间用篾竹片做骨架,四周圈是细细的铁丝圈。中间的位置,是用铁丝攒起来的一小撮,将蜡块中间顶一个洞出来,铁丝穿洞而过,固定好,点燃,待到热气足够多时,便会将纸糊的灯笼撑的鼓胀起来,双手轻轻托举,向上一放,便腾空而起了。身边一块长大的发小,弟弟妹妹和邻居的堂弟妹们经常会一起放灯,有时候,一个瞬间,一片巴掌大的天空会飘满十几盏灯,那景象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有几分壮观呐,母亲告诉我那叫“孔明灯”。

我很疑惑,为啥叫这么个名字呢,后来上了学堂,读了书之后,知道孔明是一个人,孔明是字号,原名叫诸葛亮,是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仙”。再后来,又通过阅读一些小人书和小学语文课本上的课文,知道了更多的关于孔明的故事。比如,“草船借箭”、“弹琴退仲达”“三气周公瑾”等等,那时候秀才年纪尚小,不懂国家大事,完全不明白诸葛亮的蜀国丞相的柱国大臣的显赫身份,只是很自然的觉得,哇塞,他好厉害呀,特别聪明,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没有他打不败的敌人。

心中的崇拜之情,无与伦比,小心脏天天开始琢磨“我长大以后要是能成为孔明一样的聪明的人多好呀”。哈哈哈,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好笑,因为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呀,此生只有仰首敬仰的份儿了,诸葛亮可以作为秀才终身学习的榜样。

孔明到底是怎样一位人物呢?若以秀才现在的年龄来看,我会说他是蜀汉丞相、北伐大元帅,是忠正贤良的化身,政治人物,手握重权。这些政治色彩颇浓的词汇貌似距离现代生活中大多数普通的我们,太过遥远了。我们只探取我们可以无障碍吸收的经验和养分,以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必过于着急,来杯正山小种野茶,先来回顾一下孔明的外貌如何。哈哈哈,看脸的时代,万事都要先看外表,其实不全是世俗的原因。很多时候,外形是内在的具相,有时表里如一,有时截然相反,古往今来,无论是“职场”还是情场,因为外貌看错了,造成了多少悲欢离合,史不绝书。滚滚的历史长河证明,孔明表里如一,为人中龙凤,几乎没有缺点。

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身长八尺,说明形象高大挺拔,符合中国古代凛凛八尺男儿的标准,绝对不是猥琐男的丑态。面如冠玉,说明他饱读诗书,古人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颇有道理。至于头戴的发饰和服装,是道家黄老学派的风格,其实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他心中一直有学道、化仙的理想追求。

只是后来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情,从此便尽心尽力辅佐,帮助刘备实现隆中对的战略判断。后来又受刘备托孤之重,鞠躬尽瘁,倾全国之力北伐,全力以赴为实现中兴大汉而整日劳碌奔波。纵览整部三国,没有一处描写孔明为名为利为权而争斗的描述,一点都没有,他心中永远装的是江山社稷、百姓疾苦。孔明以出世的心态而为入世之事,颇有老子思想“为而不争”的味道,此点很值得我们后辈青年们学习呀。

来看看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物嘛?好像极少,哪个不是为名为利为升职为加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若一个人的终极追求是钱财与职位,就显得格局小了,气魄小了,志向小了,最后的结果往往也总是不理想。不想跑第一的人,永远得不了第一。秀才非常羡慕在各个领域取得顶峰成就的人,不是赚多少钱,不是职位有多高。

科学界,各个细分领域的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取得的科研突破,令秀才仰望。文学界,大师泰斗们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走出迷茫,令秀才叹服。企业界,企业家们为民族利益为国人立于世界而日夜研发高精尖产品,打破了大国的封锁垄断,秀才对此肃然起敬。

少年立志当高远,青年为志而努力拼搏,能守住初心,太难,太不易了。为何?因为现代社会给我们青年一代很大的压力,压力一大,动作就容易变形,状态就容易焦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若青年们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存款,还能平心静气的搞研究做创作吗?平心而论,很难,除非他不是一般的人,普通人的欲望他都没有。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做到了,你就能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策马狂奔,才有可能获得一点点成功的可能性。

修身、修心、修志,无一不需要经过炼狱般的烈火淬炼,秀才看到十之八九的曾经有志青年都在这样的淬炼中沉沦了,化成了芸芸众生的吃相。日常的平淡生活,磨灭了曾经立下的豪言壮志,太苦了,太累了,坚持不住了,是常见的理由。起初,秀才觉得可惜、后来觉得可以理解,毕竟谁都有追求自己认为幸福的生活方式,但是呢,他们忘记了立志的初衷,失去了成为人杰的机会,失去了成为有智慧、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有志青年的机会。

孔明早年隐居荆州卧龙岗,后来经徐庶引荐,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出山。那个时候,天下豪杰众多,孔明为何偏偏选中了刘备呢?这就不能不谈谈孔明在选主方面的火眼金睛了。俗语有言“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论实力,北方的曹操,袁绍,东边的孙权,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都是超越刘备太多,诸葛亮难道是傻瓜?你能想象吗,一位刚毕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不选择国企、名企、大集团,偏偏选择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型刚起步的,加上老板自己只有三个业务主管的小公司吗?这,就是诸葛亮的过人之处,他虽隐居隆中,却心系天下,通过多种渠道,云游访查也好,友人介绍也罢,总之他对天下各地的争霸诸侯们的情况是了如指掌啊。

经过慎重冷静的分析,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曹操和孙权虽为雄主,但当时已经是兵强马壮,谋士如云,自己若效劳,只能委一小小的县令,岂不辜负了平生一腔远大的抱负,再加上诸葛亮祖辈世受汉禄,内心忠于大汉,不愿意屈身事贼,或者其他任何企图窜汉另立王朝者。他一心想寻找明主,匡扶大汉,这与刘备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的,于是双方走在了一起,彼此成就了对方。诸葛亮说“与其寻找主公,不如自己辅佐创造一位主公”听听,这话说的,真是豪壮!就是放在当今社会也不过时。

诸葛亮择主的事迹,告诉我们青年后生们,在选择平台、事业领域时,要眼光长远,要走一步看两步。权衡利弊很简单,但那只是聪明的选择,不是智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最能激发自己聪明才智的才是真正最好的,很多时候好的外表,一开始往往是破烂不堪的,需要有慧眼慧心去拨开云雾识别出来。

孔明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还是一位很出色的工艺工程师。比如他老人家发明的孔明灯、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在当时都堪称极具敏锐才思的创造性发明。孔明学以致用的思想很值得我们青年朋友们学习,孔明爱读书,但却绝不是书呆子,现实中很多场景中遇到的困难,无论是军事需要上,还是百姓日常生活中,总能看到孔明智慧的结晶。后世宋朝的苏东坡就颇有孔明的那么点意思,可见孔明的粉丝众多啊,说到底,那是一种心态,一种生活态度,可敬、可佩、可爱,应当代代传承下去,永远不会过时。

以上说了那么多诸葛亮的优点,那么他有没有什么不足之处呢?有的,因为他毕竟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诸葛亮一生极其谨慎,用人极少出错,所用之人几乎个个堪担大任。但是在马谡的任命上,他犯错了,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快速失败,历史上多了一则“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事迹。领军将领作战不利,贻误军机,斩了就是,为何要挥泪呢。可曾听说曹操斩将挥泪过。诸葛亮挥泪是因为爱才、惜才,为军纪大局是不得已而为之。马谡是否真的有才?以诸葛亮的火眼金睛,会看走眼吗?这里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秀才认为,问题出在了马谡身上,他在与孔明相处时,极度压抑了自己的狂妄自大的致命弱点,表现的极为谦虚谨慎,这恰恰是诸葛亮自己身上的最大优点,优点碰上优点,岂能不另眼看待一番。

可能又会有朋友要问了,诸葛亮一生中识破了多少奸计,这样的隐藏很深,哪怕再深的人在身边,他岂能不察?马谡和几位哥哥在蜀中颇有才气,他确有一些才华,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上也是颇有见解,再加上与诸葛亮的朝朝相处,孔明对他已经有了感情。但是,马谡的才华仅仅限于理论,用现代的观点来说的话,让一位研究理论的学者去搞实践,那十有八九要坏事,因为压根不是一码子事。诸葛亮也确实知道马谡没有实战经验,但心中爱才、惜才,想给他一个锻炼、建功立业的机会。再加上马谡自己极其重视,立下了军令状,押下了身家性命,最后给了他一个镇守街亭的重要任务。对于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将领来说,守街亭虽难,但却可以稳住。对于马谡这种纸上谈兵者就抓瞎了,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诸葛亮错在于,不该感情用事,不该因为惜才就上来委以重任。

秀才认为以马谡的理论功底,要是从一个小伍长干起,十有八九会成为大将军。有时候,起点太高,不一定是好事,起点高意味着担子重,自己没有做好准备的话,容易被压垮。诸葛亮犯过的错,我们后备青年们应当汲取教训,对于像带兵打仗这种瞬息万变,需要灵活应对的重要工作领域,委派实战经验丰富的帮手是十分有必要的,璞玉可以给与历练的机会,但一定不能是涉及生死存亡的机会。孔明的老对手司马懿曾经说过的话,令人印象深刻。“我不信任何人的大名,只看他如何行事。从马谡的排兵布阵来看,真是徒有虚名,诸葛亮用此等人守街要地,岂能不败!”听听,听听。一句话说的人脊背发凉,是否有真才实学,在智者面前一看便知,判断的标准是实践,此点很厉害,无敌啊!哈哈哈哈。。。。聊了这么多关于孔明的事迹,其实我们每一位青年都有成为现代版诸葛亮的潜质,就看自己能把控多少了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