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怡选择步行下山,一路上感觉颇为轻松。她不禁感叹,上山的过程极为辛苦,就像昨天去天台寺,即便自己大半路程都是乘坐缆车上去,只有小段路程是步行,也依然感觉吃力的不行。更别提有的人全程登顶天台寺。辛苦和艰难,更是不言而喻。而下山却容易许多,这让她联想到有些人在创业时拼搏奋进,过程充满艰辛,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取得了点成绩,然而开始贪图安逸,下坡路便走得极快,不过短短几年,事业便衰败殆尽,果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创业难,守业更难啊!
在山脚下,她看到了一名男导游带着十几位游客在石阶上休息。随后男导游指着右手边不远处一座年代较近新建的寺庙说道:“下面是三门殿,里面供奉着三世佛,大家可以过去点点香。”
“山门殿为近年新建,位于九华街东南,近通慧庵,皖南民居式建筑,白墙褐瓦马头墙。从山门殿爬1649级台阶到达回香阁建筑群。”
听这位男导游介绍,王心怡才知道自己刚刚下来走了1649级台阶。于是王心怡跟他们一行人进入了山门殿。
三门殿规模不大。殿内不见师父身影,或许是师父有事外出了。此刻导游,便开始为大家讲解起来。
“山门殿供奉三世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两侧为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对象,常见于内地寺院。具体还分为按照时间表述的竖三世佛,以及按照空间表述的横三世佛。竖三世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劫佛。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过去佛有很多,即使在所谓现在“贤劫”中也有很多佛,然而中国在寺院造像中常以燃灯佛代表过去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是弥勒佛。横三世佛是指三个佛世界的佛,中国选取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为横三世佛。对此,南传上座部佛教则只尊奉释迦牟尼佛,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以及云南西双版纳等地佛教寺院的主要殿堂,多数都是只有一尊释迦牟尼佛的造像,偶尔有两位阿罗汉站立左右。……”
王心怡觉得这个导游讲解得很不错,而自己也确实有些疲惫了。于是,她便慢慢地跟在队伍里,好在导游人挺好,也没说什么。接着,他们便朝着山下走去,导游说道:“下一站,我们前往通慧禅林。”
导游一边走一边给大家讲:“通慧禅林,地处九华街东南,近邻闵公殿。这里供奉有仁义师太肉身,自1999年仁义师太成为九华山第一尊比丘尼肉身以来,截止2023年底,九华山及周边青阳县寺庙已经出现了7尊比丘尼肉身,短短20年,就超过了比丘肉身的数量。
仁义师太,俗名姜素敏,1911年出生吉林通化。年轻时潜心医学,主攻针灸。1940年在五台山显通寺出家,两年后又到沈阳中医学院进修,后来以医务兵身份参加了抗美援朝,救死扶伤无数。战后一直在医院工作,直到1963年下放农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仁义师太遂于五台山塔院寺重新受戒,第二次出家。1983年到九华山,弘法行医,修庙结缘,1995年圆寂。
1985年,仁义师太看中了通慧庵,于是原通慧庵一分为二,大殿及以北为通慧禅林,由仁义师太进行复建;大殿以南及后殿大花厅仍称通慧庵,住持尼惟修。1991年本旺法师从佛教协会退下来,通慧庵又划分出小花厅为通慧寺,本旺法师于此专心念佛,本旺法师也是九华山老人了,80年代曾连续担任两届九华山佛教协会的秘书长,2000年后离开通慧寺,随缘居住,2017年在江西靖安宝峰禅寺安祥示寂,终年95岁。此后通慧寺划归到了通慧禅林。
通慧禅林,地处东崖西麓,依山就势而建,低处是大雄宝殿和观音殿,高处是寮房、禅堂、戒坛等。通慧禅林面积不大,清雅静谧。
通慧禅林的山门朝东,两侧楹联“通晓世间凌夷,悬壶济之行仁义;慧显尘外清净,慈悲喜舍出迷津”。虽不太工整,但也说明了仁义法师行医救苦的善行。
大雄宝殿为两层宫殿式建筑,一层匾额为本焕长老题写,二层匾额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两侧楹联:“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
在三尊大佛的后方两侧供奉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其中手持如意,身骑青狮的是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手持莲花,身骑白象的是以大行闻名的普贤菩萨。他们呼应大殿正中的释迦牟尼佛,这种造像组合称为“华严三圣”,其理论依据来自大乘佛教经典《华严经》。
在《华严经》中,文殊菩萨是毗卢遮那佛最重要的两位助手之一,长期陪伴在佛陀的左侧,象征着佛法的智德和证德,代表着大乘佛法走入人群之中的诸多方便善巧、应世化俗和移风易俗的生机勃勃、以及佛法中不共世间的无上甚深智慧和金刚锋利般的般若正见。普贤菩萨,则是作为毗卢遮那佛的另一位最重要的助手,长期陪伴在佛陀的右侧,象征着佛法的理德和行德,代表着大乘佛法严密系统的理论、顺序次第的禅定和丰富具体的实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学文殊菩萨的智慧,遵循普贤菩萨的行愿,其实就是把大乘佛法的无上般若智慧和具体修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把大乘佛法菩萨道中,所有的“境、行、果”,都迅速地修学契入和圆满完成。
导游讲解完毕后,便引领着我们前往了第二层。悦殊殿位于大殿二层,供奉仁义师太肉身。
悦殊殿正中供奉一尊释迦玉佛。导游继续讲道:“35岁的悉达多在菩提树下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从此成为十号具足的三界至尊和人间佛陀。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成佛之后的四十五年时间里,非常善巧地教化了来自社会上各个阶层的男女老少,成功地引导佛教出家弟子和在家信众逐渐认识人生真相、依次断除内心之中的无明烦恼,从而获得身心上的清净安乐与解脱自在。”
悦殊殿靠南供奉一尊地藏菩萨,头戴毗卢帽,右手持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地藏,意为万物藏育于大地。时至当下,地藏菩萨不仅是汉传佛教四大菩萨,更是民间信仰中的全能神只。人们只要信地藏菩萨,念其名号,便能立刻获得今生乃至来世的各种最高利益。
大家依次在地藏王菩萨圣像前磕头。
下去以后,导游又带我们来到观音殿,观音殿为两层徽派建筑,白墙褐瓦马头墙,古朴端庄。正中为佛堂,供奉一尊高大的滴水观音。
导游又耐心给我们讲道:“观世音菩萨,起源于印度佛教。西晋时期,竺法护法师曾翻译为“光世音菩萨”;南北朝时期,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则翻译为“观世音菩萨”;到了唐朝,三藏法师玄奘又翻译为“观自在菩萨”。在民间信仰中,观世音常被尊称为观音佛祖、观音大士、白衣大士。
在印度佛教史上,对于观世音的信仰和崇拜,最早始于公元前一世纪时期。而至于观世音到底来自何处,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观世音是阿弥陀佛之子,也有人认为观世音为莲花所化生。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观世音是从婆罗门教“双马童神”的神话传说演化而来。双马童是婆罗门教崇拜的神明,主要功德是救苦救难,尤其能治很多病,所以双马童就成为古印度处于水深火热中底层民众的精神慰藉。后来大乘佛教受其影响,塑造了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大慈大悲的观世音也继承了双马童的全部功德。
在南传佛教国家,如斯里兰卡、泰国、尼泊尔等以及近代的印度,人们对观世音菩萨少有所闻,而在北传佛教国家,观世音菩萨在中国佛教史上可以说是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位菩萨。
观世音菩萨位列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以内在的慈悲和外在的神力教化着称,在汉传佛教以及民间信仰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在历代的各种佛教画像以及造像中,也是以观世音菩萨像最为常见。是以民间在宋代曾有过“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亲切形容,元明清以至于近代,对观世音的信仰有增无减,实际已经成为民间佛教乃至整个民间信仰的核心。
王心怡在一旁静静聆听,时间在讲解声中悄然流逝,很快寺院到了闭门谢客之时。导游见状,便带着众人缓缓离去。王心怡面带不舍,离开了通慧禅林。
喜欢商海前行请大家收藏:()商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