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进到海原一带的甘北地区。总司令部则率原四方面军和董振堂军为左路,经岷县,取
道泷西通渭,折而向西,夺取甘肃的河西走廊。
上述的军事行动计划,在军事上说来,是企图拥有西北的一大片地区,即以陕北的红军
居右翼,红四方面军在夺取河西走廊之后,居于左翼,二方面军在到达甘北之后,则居左右
两路的中间地位。在政治上说来,是增加我们与张学良联盟的资本,即红军不是局限于陕北
的弹丸之地,而且握有甘北甘西一带地区,这不仅可为西安的张学良保障后方,而且可以打
通往苏联的道路。
陕北同志赞成我们这个军事计划,一直在催促我们北进,似乎没有我们的实力作资本,
就不能形成西北的抗日局面。二、四两方面军的同志都很满意这个决定。在二方面军来说,
他们居于中路,无论在军事上或政治上都可起桥梁作用,而四方面军的同志,也觉得河西走
廊将是未来西北抗日局面的交通要道,正是我们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而且因此也不致与一
方面军挤在一块,再发生摩擦。可是,后来的事实发展,这个计划并没有实现,这是四方面
114/166
-----------------------pa451-----------------------
《我的回忆》第三册
军的失败,也是我的失败。
1毛泽东等所部抵陕北时,所剩人数,从未正式公布过。据史诺的《西行漫记》(中译本第一四四页)
说是剩下两万人,显有夸大。我所采用的数字是后来我到陕北时,同志们口头告诉我的,似较接近事实。
2林育英来电的时间可能是一九年底的几天,也可能是一九三六年初的几天,我不记得清楚了。
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说:&ldo;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
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rdo;(全文见胡华主编《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参考资料,第六九页至第八四页‐‐上海商务一九五一年第九版)。
4最初是何人去的,我已记不清楚了,可能是叶剑英,后来是由周恩来代表的。
5包拯是宋代的一位以刚毅峭直著称的官吏,仁宗时除龙图阁直学士,历知开封府。这是一位妇孺皆
知守正不阿的人物。
第三章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