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玻尔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打不过就加入。
在这次的科莫会议上,其他大部分参会的物理学家们,都把目光和心思投入到了陈慕武带过来的粒子加速器上,纷纷心动这种改变了核物理学发展研究方向的新型实验器材,都在考虑是不是应该花大价钱给自己所在的大学或者实验室里带回去一台,或者是看回去之后,能否根据陈慕武手下赵忠尧和考克罗夫特在《物理学年鉴》上发表的论文,从蛛丝马迹当中参透粒子加速器的奥秘,自己动手仿制一台。
只有对自己动手做实验不怎么感兴趣的玻尔,意识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各个国家各所大学,这次来到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们,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带队,跟着他们一起来的,也都是在物理学上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成绩的中年人、中坚力量。
唯有自己老师卢瑟福所在的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他干脆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自顾自地回了新西兰,把在他不在剑桥期间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以及来科莫参加会议的这一大摊子事,全都推给了自己的师弟陈慕武。
和陈慕武一样,玻尔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来的。
当时领完诺贝尔奖以后,由嘉士伯基金会出资在哥本哈根修建的理论物理研究所大楼在同一时间竣工,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教授,一跃成为研究所的主任。
玻尔当时完全就和陈慕武一样,哪有丝毫的管理经验?
研究所内的管理工作,完全就是他在摸着石头过河。
接手初期,大大小小的笑话玻尔闹过不少。
陈博士年纪轻轻,之前又没有一丝一毫的管理经验,却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滴水不漏,比他自己当时要强的太多。
而且更关键的一点是,玻尔注意到了围在陈慕武身边的那批年青人。
他之所以要申请经费建设理论物理研究所,其初衷就是想要替自己的祖国丹麦,在物理学研究方面培养一些将来能够接班的年青人。
但后来因为丹麦的人口实在是不多,对物理学感兴趣的年青人也就少之又少,再加上玻尔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为了一面插在北欧的旗帜,吸引到了很多有志于在物理学上更进一步的欧美年轻学者。
所以这就让玻尔借坡下驴,把这间本意是为自己国家培养人才的研究所,转变成为了物理青年学者的聚集地,为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刮起了一股青春风暴。
现在问题又来了,自己的理论物理研究所全是青年人,而陈慕武身边跟着的这些剑桥学生,同样也都是青年人,师兄和师弟两个人再一次撞了车。
而且如果按照平均年龄来看的话,陈慕武那边的年青人,比自己这边的还要再年轻一些。
只是年龄从来不是事情的借口,年轻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物理学研究水平低。
相反在这次的科莫会议上,引起了广大参会人员重视的两项成果,还全都来自于卡文迪许实验室,陈慕武和他手下的团队。
这个团队不断涌现新成果,而且还充满着年轻的活力。
在玻尔的眼中,这样一个团队未来对青年学者的吸引,绝对会超过他的理论物理研究所。
甚至别说是未来了,就现在这个情况还不够明显吗?
自己最钟意的一个助手,还是目前德国中最天才的一个青年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他都已经被陈慕武迷得神魂颠倒,不光是去了剑桥大学之后一去不复返,就连离开剑桥回国过圣诞节和新年,1927年都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他还不肯再返回哥本哈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kuai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