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熙的白翠(瓷器)?”
诸葛狄不解的看了我一眼,问:“我好像记得,你上次不是说这个明朝洪熙年间,压根就没什么古玩流传下来吗?这咋还蹦出一个白翠来?”
“没错。”我同样也是感到不解。
王春雪也表示说:“就是因为这样,我前前后后找了不下十五位掌眼朝奉,唯有一位,曾断代出那物件可能是洪熙年间的制品,但具体是真是假,他也没把握。”
闻言,我也没多说什么,毕竟在没看见‘正主’之前,我也不敢妄下定论。
就这样,王春雪直接领着我们走到了她所说的那个摊位前,看摊的人,是一名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名叫李玲玲,她见是王春雪到来,十分热情的就打起了招呼。
“王姐,今个儿这么早呀!”
说话间,李玲玲已经开始打量起我和诸葛狄,她很清楚,能跟王春雪走到一块的人,皆是非富即贵,要不然就是道上的。
就这样,我和诸葛狄就被她误认为是某家的公子爷。
而王春雪跟李玲玲,显然也不是认识一天两天了,很快两人就聊了起来,过了好一会,王春雪这才步入正题,说:“玲玲,我上次看得那件白翠还在吗?”
“还在,您等着,我这就给您拿。”
说完,李玲玲就蹲下身子,在摊桌底下翻找了好一会,这才端上来一个木盒。
木盒一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口青花制式的瓷瓶,瓶身上有龙凤绘纹,上瓶嘴至瓶脖位置为凤纹,下瓶身则是绘纹着一条首尾几乎相连的腾龙。
整体看上去‘包浆’锃亮,集珠光宝气于一身,至于这瓶器的器型,应该是属于蒜头瓶的一种,而在这瓶额的左下侧,由右往左,清楚可见的绘刻着‘大明洪熙年制’的落款。
“王姐,您请掌眼!”李玲玲将木盒推到王春雪近前,示意让她‘验货’。
而王春雪则是回头看了我们一眼,说:“张先生,诸葛先生,交给你们了。”
李玲玲听闻,脸上立马闪过了一抹诧异之色,因为她压根就没想到,我和诸葛狄竟然会是王春雪请来的眼把头,当然了,她的惊讶主要还是在于我们的年龄。
事到如今,诸葛狄也只能是跟我硬着头皮上了,因为王春雪压根就不知道,那一次看穿古祐翎砸场子的人并不是他,而是我。
对此,我刚刚也没做任何解释,所以,诸葛狄为了能赚到他那两桶水的钱,也只能是装模作样的拿起木盒中的‘青花瓷瓶’,搁在手里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
“诸葛先生,怎么说?”王春雪见诸葛狄半天都不开口,于是也就着急的问了出来。
诸葛狄一听,额头不由的滑下几滴冷汗,随后强装镇定道:“这个……我暂时还不好评价,先让我师弟也瞧一眼,他是专门研究白翠的。”
说完,诸葛狄便赶紧将手中瓷瓶递给了我,生怕迟一点就会暴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