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不想他国见过师祖,因着变法而愈发沉稳端肃的面容绽开笑容,恭请羲和上车回府能让二人一同相聚相叙。
羲和没有推辞,甚至看了二人一眼,将他们一同带了过去。
左庶长为十级军功爵位,又是主律法者,门前所经自然是达官显贵。虽不是高堂广厦,珠宫贝阙,但工匠技艺精湛,丹楹刻桷雕梁画栋皆是一处美景。
羲和很久没有踏足这样高地,免不得张望两眼,“这可比鬼谷好多了。”
“鬼谷师门人心甚暖,此处寒舍比不得。”
卫鞅说的谦卑,引得前来侍奉的管家逡看一眼来者。
羲和一路上流连忘返,听他敬重师门而胡言乱语,心中并不当真,“我看你常常去看农务,可看出什么来?”
卫鞅请师祖上座,抬眼看她。
按理说,他的师傅鬼谷先生和尸子一同习学道家文化,法家改革等政治。此二人才算是真正施教的师傅,另还有养育栽培之恩的魏国国相公叔痤。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出山变法,首当其要遇到的却是更高一辈的师祖风先生。
虽说真正相识不长,但记忆中课堂上师祖似乎百家皆有涉及,且对药材农种一等娴熟在心。
“卫鞅惭愧,来时曾在秦国乡镇徘徊许久后略知国情。虽如今得道国君信任,但农务一等还要庄家农夫解说才懂。”
言下之意,我也是入门学生,就不做抛砖引玉的事了。
一点都不懂的小胡子和高个子跪坐一旁,紧紧的盯着几上果子。
羲和捡了一颗吃了起来,眼角自二人扫到卫鞅面上,“你们都是只知学问的读书人,自然不懂这些。不过你有心好学就对,总是好事。”
“卫鞅身担要职,只是农务之事才疏学浅,还请师祖赐教。”
回想到羲和话语里没有遮掩的意思,想来抵达秦国已经有些时日了,只是他毫无察觉而已。既然有师祖在上,自己如何能将机会放过?
羲和少有这样坐在高堂,因材施教感受为师之德。如今眼看着卫鞅一语,引得堂中上下都双目倾向,她那柔软慵懒的坐姿微微端正一些,慢条斯理道,“既然有缘,那就说说吧。”
别的不说,但是种植农务她确实是有一套。最早时和伏羲一同互相学习互相探索,和神农吃草药一般,兢兢业业数载才终于寻到合适可以种植的黍稻。再有这些年一路所闻所见,自己也在山中多年忙碌,就如今日的黍稻见过之后她便能说出一二来。
羲和信手拈来,先说她来时门前空空如也的田地。
见田土,便能知丰收。
还要看劳作的人家可是农家勤手,若是种的妥当,再结合今年的天气。
今年晚稻也转瞬到了收成的日子,偏偏下了头一场大雪,积雪融化压坏了不少。农家在田地旁哭天抹泪,卫鞅也因而头疼不已。
“你们既要等稻熟透再收,那就引水流灌。”
“引水?”
羲和点头,“农家说稻何时收成?”
“还有十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