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通俗来说就是靠导联来记录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不过心电图中各种幅度不同的波形、长短不等的波距、上蹿下跳的来回方向都大大增加了心电图的抽象性,也增加了解读难度。
刚进临床的实习生基本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见了心电图能看出个心梗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当这张图到了高年资医生手里的时候,波形渐渐不再是波形,而是心肌的除极方向。
要是实力再上一个层次,再添加一些后期加工的立体想象(俗称脑补),那得到的将会是一个完整的心脏搏动画面。
只不过这种将二维图像直接提升至三维的升维操作,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就算真有了这种强悍的心电图解读能力,也需要有与之相当的空间感才行。
就连祁镜也没法轻松做到这一点。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在脑海中顺利产生和病人相对应的心脏投影,还是整天和心脏为伍的心内科更强一些。当然,在单纯的解读方面,他没什么问题。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被发明至今,心电图发展日趋完善。
能成为现代医学检查心脏的首选工具,不仅仅只是因为它价格便宜,还因为检查时所体现的敏锐性。生物电非常微弱,但它能记录下检测时间内心脏搏动时的电生理活动。
这是敏锐所带来的优势,可同时它也会给检测带来麻烦,容易受干扰一直都是心电图检查中最常见的弊端。
不少干扰来自机器,有些来自医护的误操作,还有些则是病人本身。即使十多年后机器的抗干扰能力大大加强,可想要挡下人为造成的干扰却没那么容易。
这些干扰几乎存在于每一次检查中,常见到了大多心电图和心内科医生都能轻松将它们剔除的程度。
裘学亭的心电图上就有不少干扰,锯齿就是其中占比最高的部分,然后就是一些微小波形的抖动,或者基准线出现肉眼可见的偏移。显然一院的几位医生已经把这些都排除掉了,剩下的波形里就只剩下st段太高让人在意。
解读这份心电图并不困难,普通实习生只要学习认真大都能轻松看出问题。
II、III、aVF三根导联中的st段水平抬高非常明显,V2、V4更有T波双相。出现这种多导联心梗波形,病人应该有很剧烈的胸痛和周围放射痛,甚至会迅速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正常功能丧失后伴随而来的应该是严重的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心率上升乃至休克。这些问题对应到症状上,就是从简单的心悸、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到进一步的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甚至是濒死感。
严重到了这个程度,就算及时做了介入治疗,也有可能留下心肌梗死带来的各种后遗症。
可那时的裘学亭却好像没什么问题,原本拿来做主诉的上腹绞痛也慢慢缓和了。吃了心内科医生开的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后,还忍不住和周围的其他病人聊上了天。
心电图已经踏进了鬼门关,可人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心率血压是正常的,没有心肌缺血罢工后导致的低血压和高心率;各项指标也是正常的,心肌酶谱正常,心衰指标也正常,说明心脏各部门都在安分守己地工作,没有异常。
等进一步查了影像学后,连最直观的冠脉造影也正常。
全程下来也就剩下个彩超没查。
然而彩超查的是心脏器质性损伤,尤其是各房室间的瓣膜缺损、心肌增厚、心腔扩大等问题。当然它也能查出心肌缺血的大致位置,但却很难查清到底是哪根血管出了问题。
所以彩超在这时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该查的都查了,裘学亭身体似乎没有什么大碍,自始至终都让人有一种虚惊一场的错觉。急诊就怕遇到这样的病人,谁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最后他们把彩超也查了一遍,依然没有收获。
看着完全正常的检查报告,医生有些尴尬。
他们就像接受举报去暗访的监察员,结果白忙活了一晚,什么都没查到。而杨开云就像那个做出了实名举报的人,闹了半天结果是误会一场。
到了这一步,再没有其他检查手段了,一院只能建议做个24小时心电图。
结果也算皆大欢喜,老爷子的心脏除了有些早搏外,并没有其他问题。关键早搏出现的次数也不多,完全没到需要去处理的地步。
“我知道心电图很怪,在医院待了两个多小时,结果心电图一张比一张好。”徐家康实在闹不明白里面的问题,“刚进院的时候我都怕他死在介入室的手术台上,结果两小时后他就笑眯眯地步行离开了医院大门,甚至还时不时小跑上一段。。。。。。”
祁镜翻着已经经过整理的各张心电图纸,只是说了一句:“说明病因解除了。”
“所以说还是冠脉痉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