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太监往事np > 第166章(第1页)

第166章(第1页)

完了。

顺帝、奇洛、朴不花、太子、搠思监,无一人有退敌之策。

长江边上的朱元璋还在虎视眈眈,山西河北又闹得不堪收拾,照此下去,不用朱元璋来攻,这些成吉思汗的后代自己就把自己灭火了,所以顺帝左右衡量,最终还是一咬牙,准备丢车保帅。

他说各位爱卿不要打架,事情都是朴不花和搠思监挑起的,我把他们治罪,你们该干嘛干嘛。

随后下旨:将此二人流放。

真流放了?

没有。

奇洛是个重感情的人,这美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对不住自己的童年玩伴。

而朴不花也是个重感情的人,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对不住自己的同盟战友。

所以这二人谁也没走,顶着个&ldo;流放&rdo;的帽子,继续在京城逍遥。

于是各路蒙军火儿了,彻底火儿了。

秃坚帖木儿率军直扑大都,一路畅通无阻,放出话:交出这两个,不给就进城!

糊弄不过去,那就没招了,皇宫中是大人哭孩子叫,乱了章法,奇洛拉着朴不花哭个不了,这位多情的美人此时也说不清,对这位从小长大的玩伴到底是亲情,还是爱情,反正早已超越友情。

如果不是自幼相依为命,奇洛是否能安然度过童年还是个谜,这种情感是真挚的,宝贵的,但此时却是不得不舍弃的。

女人的痛苦,只有女人知。

朴不花与搠思监被绑缚出城了,秃坚帖木儿的大军就在外面,他们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位外籍阉人在领略了一番中原大国的过眼云烟后,轰然栽下历史舞台。

1368年,朱元璋称帝于南京,建立明朝,誓师北伐,在&ldo;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rdo;的口号声中,明军下山东定河南入陕西进河北,攻取大都,顺帝与奇洛连同太子逃往蒙古草原,文天祥曾说过:胡运不过百年。此时距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原不过九十八年光景,文大人伟大。

明朝开国,年号洪武,咱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再次当家作主了。

朱重八当了家,那杀起人来真不含糊,昔日跟着他打江山的,什么刘伯温李善长徐达的,基本上都让他给喀嚓了,他儿子看得不忍心,说爹你杀得太多了。结果朱八兄还拿出一根浑身是刺的棍子,说你试试看,荆棘怎么拿?儿子束手无策,朱洪武道:你看,拿不了吧?我现在替你把刺儿都削掉了,你还不感谢我?儿子无语。

老朱认为,战乱年月过来的人,只要能活着的,没几个是好人,好人不是饿死就是战死,所以有那么一些人非但没死,反倒升官发财,绝非善类,就得收拾,否则自己百年之后,大明王朝指不定姓啥呢,因此上,把功臣杀了个罄尽。

心毒手黑的朱老头对任何人都不放心,杀完功臣,一眼,看到宦官了,说这些人个个该杀,汉唐灭亡,就是他们害的!

可把这群阉人吓着了,太祖皇帝成日介杀人,刀头滴血,谁敢哼一声?

好在刚刚开国,广大宦官同志还不敢放肆,小媳妇似的规规矩矩,所以老朱想杀阉一时也找不到借口,堂堂皇帝,也不好总和阉人较劲,便规定:

我大明一朝,宦官不得兼文武职位,非但不准兼职,连文武百官的衣服也不准穿,谁穿杀谁。

仿佛够恐怖了,但老朱回头一念叨,还觉着不到位,寻思一番,又说:各部门官员,不准和宦官往来!

这条一公布,活着的大臣都毛了,不准往来?不准往来我们怎么见您啊?

老朱一想也是,不能太绝对,便改了:不准文书往来!

到这一步上,朱元璋可比那位赵匡胤狠多了,可他还觉是着不够,临最后又加了一句:宦官干预政事者,斩!

朱元璋到底是放牛的出身,见识比赵匡胤要短得多,赵匡胤先生对宦官是以压制为主,而非绝对的侮辱与禁闭,比如宦官能领兵,能出京城,但在权力上却被逐级分解,且放权于大臣,给宦官分级别,刻意的专门为宦官设定出某些充满藐视意义的名称,以贬低这个群体,在意识形态上孤立他们,这些举措都使宦官在有宋一朝很难真正成气候,而朱元璋却只是一味的以精神暴力和武力压制,这并不能根本解决宦官专权问题,因为他死后,谁知道后面的皇帝又如何看待阉人呢?毕竟全面的压制宦官是从制度上做起的,而非个人情绪做主导。

就在朱洪武自以为将宦官灭火之后,他又犯了个大错误,把丞相给撸了,把中书省也给撸了,这就未免很搞,人家赵匡胤不让宦官专权的办法,是扶植权臣跟他们干,你朱元璋口头上虽然喊打喊杀,却把办事大臣都给扔垃圾堆去了,那谁来压制宦官呢?把他们撸了,就等于说,您老人家今后大事小情都自己干,自己给自己打工,但有没有想过,你再能干,也得有个端茶送水传话报信的吧?谁来做?除了宦官,再无他人,也就是说,作为皇帝的你,必须要放权给这些阉人,否则谁伺候你?那么你又要压制宦官,又把主事大臣给蹬了,那岂不又要依靠宦官来办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到底是要压制宦官呢,还是要放纵他们呢?

其中的矛盾点,朱元璋根本没看出来,因此他一面喊着断绝阉患,一面却在做着相反的事情,这就是明朝阉祸的根本所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