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王越的人品,他和汪直沆瀣一气,朝中无人不知,所以尚铭弹劾汪直泄漏宫廷机密给王越,则朱见深不得不信。
边关的烂摊子还没完,又出了这档子事,宪宗大怒,宫廷事泄,皇家颜面何存?汪直速速回京!
汪太监此时还在大同,接了回京圣旨,跟头把式的跑回北京,一见面,朱见深便说:西厂关门吧,你也回老家吧。
汪直算是彻底消停了。他纵横朝中十九年,害人无数,权倾天下,一瞬间便一文不值。朱见深想了想,又觉着打发回老家还便宜了他,便让他去南京御马监干活,汪太监又灰溜溜的去了南京,一路上除了送行的乌鸦外,便是寒风阵阵,到南京不久,老对手东厂的重锤又敲了下来‐‐贬汪直为奉御,好好干活!
奉御是啥?
在明代,它是一类地位很低的太监职位,相当于基层打杂,汪直就这样,忍受着上级太监的欺凌,在扫帚与马桶之间度过了后半生。
汪直离开宫廷四年后,万贵妃也病倒了,这位大姐硬是陪了朱见深三十多年,年届花甲才无可奈何花落去,朱见深大恸之下,也病倒了,仅仅不倒一年,便撒手人寰,享年四十一岁,死后其子朱佑樘继位,史称孝宗,孝宗皇帝在位十九年,其统治时期被称为&ldo;弘治中兴&rdo;,可惜天妒英才,三十六岁时得个急病死了,将一片锦绣河山留给了长子朱厚照,1505年,朱厚照继位,史称武宗,也就是那位有名的正德皇帝。
大明朝老祖宗朱元璋犯了个错误,他为了加强集权而把宰相废了,以为这样就能将政权牢牢掌控手中,其实纯粹一厢情愿。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一再告诉我们,明朝干掉了宰相,使皇权得到空前加强,但我要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皇帝和大臣都会争夺帝国的控制权,诸如唐魏征&ldo;犯颜直谏&rdo;的事情,其实只不过是权力争夺的一个表现,那么往日王朝都设有宰相,则宰相就成了大臣的代言人,如果皇帝对大臣不满,只需撤换宰相则可,皇帝完全可以利用依附于自己的宰相来控制大臣们的行为,可明代干掉了宰相,设立了内阁,这就把皇权的对立面由一个或几个大臣的代言人,变成了全体大臣,也就是说,明朝的皇帝要对付的,是整个文官集团,而不是一个宰相,皇帝所面对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或者数个宰臣,而是三个内阁大臣外加所有官员,皇帝的一言一行,再不是由宰臣监督,而是由所有文官监督,因此明代的皇帝,是很不自由的,是时时刻刻都被大臣们窥伺的,他们的主张是不可能顺利实现的,而明朝的朝廷内部,是很有一股民主风气的,文官们为了从&ldo;管理皇帝&rdo;这件事上得到&ldo;忠直&rdo;美名,是不怕死的,沽名钓誉者是大把大把的,所以,明朝的皇权,根本没得到空前加强,反倒是皇帝们备受煎熬,整日被大臣们盯得如芒在背。
而个性化的人总会存在,皇帝也不例外,总有那么几个是不听话的,是要与大臣们唱对台戏的,明武宗朱厚照就是一个。
洪武皇帝制定规则,永乐皇帝打破重建,接着历代皇帝都要按照他们所制定的规则将游戏进行到底,这种周而复始的运作使年轻的朱厚照十分厌恶,他喜欢娱乐、冒险、猎奇,厌恶老气横秋的宫廷生活,于是继位以后,他搬离了紫禁城,另设了一处住所,称&ldo;豹房&rdo;,在那里他可以不听老学究们讲课,不看奏折,不上早朝,可以喝酒、划船、养动物、看猛兽搏斗、调戏美女、指挥武士们打架、夜出不归,等等等等,大臣们对这个一反常态的君主十分头疼,他们纷纷豁出老命,要把这个不按规则出牌的皇帝纳入正轨,而武宗也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班子,想方设法与大臣们周旋,以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ldo;自由&rdo;,就这样,在正德皇帝接手朝廷后,出现了两套人马对阵的场面,一套是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一套是以太监为首的&ldo;皇帝内廷&rdo;集团,前一套人马也就那么回事儿,不多说了,后一套人马却很有意思,就和啸聚山林的梁山好汉一样,这些&ldo;内庭&rdo;骨干成员在外面有个很响的名号‐‐八虎。
八虎,就是最得宠的八个太监,他们的老大,叫刘瑾,此人是个名副其实的&ldo;虎王&rdo;。
说到明代的太监,就会想起魏忠贤,魏太监确实很闪电,人称&ldo;九千岁&rdo;,但这个称号与刘瑾比起来,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九千岁,毕竟不是万岁,还差了一千,而刘瑾,则人称&ldo;立皇帝&rdo;。
朱厚照三岁的时候,有那么一天,一个叫刘顺的老公公带来一个人,说此人本姓谈,六岁净身,入宫后拜了他这个干爹,遂改了刘姓,叫刘瑾,就让他照顾太子爷吧。
那时候刘瑾已经五十岁了,在太监这个岗位上足足奋斗了四十多年,这四十多年里,他只干了一件事‐‐献身演艺事业。
宫中有个地方,叫钟鼓司教坊,那是皇帝看戏的地方,台上的演员便由太监担任,刘瑾同志便在这里兢兢业业的演了四十多年的戏,放到现在,可以去艺术人生作访谈了。
可那年头没人瞧得起演戏的,刘瑾自己也瞧不上自己,便郁闷,一郁闷,就喝酒,一喝酒,就耍脾气,一耍脾气,竟失手打死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