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魏朝发现,许多事情安排不到他头上了,担纲的变成了魏忠贤,唔?魏朝就有些警惕,但表面上他不露痕迹,吃喝照旧,又过了几日,他去找客氏风流,却发现客氏不在,也不知哪里去了,好容易等回来,却对他不咸不淡,态度大异于从前。
魏朝开始暗中派人监视客氏,最后得到禀报:她与魏忠贤幽会(太监也撬行)。
轰!头炸了。
魏朝终于明白,他交了个白眼狼。
怎么办?
摊牌。
于是在某一日,当魏忠贤又在与客氏厮混时,魏朝冲了进来,望着这一对半男不女大声质问:why?!
没料到客氏表现的很正常,一指忠贤公公:他比你更知道体贴人。
其实现在许多女性之所在恋爱时仍被第三人追求成功,这个原因也占了很大比例,但无论如何,她们的原配首先都会勃然大怒,而不是先考虑自己是否确实有赶不上竞争者的地方,魏朝也是,他大怒,怒过之后,上前一把揪住魏忠贤:走,找王安说理去!
王安可真是莫名其妙,那年月没有居委会,更别说太监的恋爱问题了,找来找去,竟找到他来做家庭工作,实在有点儿&ldo;有事儿您就找警察&rdo;的感觉。
当魏朝怒斥一通后,便轮到魏忠贤了,他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辛酸加苦楚,把感情如何培养,如何深邃,如何难舍难分,说得感人至深,王安被打动了,他当场宣布:魏忠贤的爱情,是伟大的,魏朝,你换一个吧。
魏朝狂怒:王安你处事不公!
王安说嫌我不公,你可以滚。
说滚就滚,魏朝滚了,魏忠贤成了出入宫廷的第一人,王安呢,继续养病。
有些人绝不仅仅做个二把手就满足的,比如魏忠贤。他想当真正说了算的人,也许这与他自幼出入市井打架斗殴,好勇斗狠有关,在他内心里,谁也不服,但是对王安,他多少还心存些感念,不是王安,他也做不到魏朝的位置,因此要扳倒王安,还真就于心不忍。
那时的魏忠贤,尚有些良心。
但良心终究还是被狗吃了,吃掉他那点残余良心的那条狗,就是客氏。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谁愿意找个吃软饭的汉子?对食也是这个道理,别看一对儿假冒鸳鸯,那也要图个人上人,所以客氏很希望魏忠贤飞黄腾达,成为真正的太监掌门,好让她这个菜户也风光一阵子,当菜户不能当腌白菜不是?
于是客氏对魏忠贤说:你把王安做了吧。
魏忠贤说王安对我有恩,这么干太不是人。
客氏一句话便颠覆了魏公公的道德观:你还记得西李的结局么?
是了,西李被东林党干灭火时,王安帮了大忙的,客氏的话很明白,你我若想荣华富贵,必须邀宠于皇帝,而皇帝眼下听王安的,王安又支持东林党,不把他干掉,我们能控制皇帝么?
是这么个理儿。
怎么拿下王安呢?
首先,得哄皇帝高兴。
要哄明熹宗高兴是件很简单的事儿,这位皇帝没别的爱好,只知专攻木匠活儿,端的是个好木匠,金瓶梅中说潘金莲爱烧猪头,只一根柴,无片时烧个糊烂,这天启帝爱做木工,只一把锯,无片时造个好楼台,和潘金莲烧猪头有得一拼。
魏忠贤哄天启帝高兴,便让他造楼,这一造起来就不得了,朱由校不干别的,整日介围着木头转,快乐,欢愉,任何事都不管,全交给魏公公了。
好,时机成熟。
有一天,魏忠贤就说陛下,王安劳苦功高,让他当太监最高管理者吧。
其实王安已经是实际上的太监掌门了,这次讨封只是给他个名头而已,天启帝并不在意,便准了,然后魏忠贤就高高兴兴告诉王安,你升官了。
此时王安还算是魏忠贤的上级,便很有派头的谦虚说,我老了,身体也不好,以后的天下还是你们的。说完后,还很形式主义写了封折子,意思是承蒙皇帝你高看我,只是我身体不好,就不要升职了,还是让我退休吧。写完后,强压着满心欢喜,把折子递上去了。
王安这个做法,实际上是走过场,其实他美得鼻涕都冒泡了,只是谦虚一下还是要的,那年月人人都这么干,王安也不能脱俗。
但他做梦也没想到,有个人比他还乐,就是魏公公,他拿着王安的折子到了天启帝那儿,说王安不想升职,他说他老了,想退休,我看呢,他身体确实不怎么好,干脆,就准了吧。
天启帝天天忙木工,哪有心思理会这事儿?说准了,他退休,你接班。
魏忠贤心花怒放,跑回去对王安说您老人家大喜啊,皇帝准了!王安还以为皇帝准他升官呢,眼都笑眯了,说哪里哪里,同喜同喜……没说完,就听魏公公道:皇帝准你退休了。
五雷轰顶。
王安走了,他走得是那么糊涂,他不知道为什么,人人都走的过场,怎么到他这儿就成了真事儿?怪哉,怪哉,呜呼哀哉。
王安退休不久,便被魏忠贤罗织罪名充军。
太监也能充军?那是,明朝时,太监有专门的&ldo;净军&rdo;,由太监组成的卫军,犯法充军的太监,就入净军。
入净军后,便被魏忠贤安排爪牙杀害了,开始时不给他吃的,想饿死他,后来发现他三天后还活着,原来囚禁他的院子里不知怎么,竟种有些许萝卜(魏大阉人安排的杀手真够二五眼),便一怒之下不由分说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