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于忠州城内再次会面,商讨进军汉城事宜。加藤清正勉强向小西行长道贺胜利之后,宗义智摊开了两张地图:一张通往汉城的诸条道路绘图,另一张是汉城的城市详图。仔细研究了汉城城市图后,加藤清正指着地图中的一块向小西行长道:&ldo;你应该对这块地区比较熟悉,就负责攻打这里吧。&rdo;
小西行长顺着加藤清正所指之地一看,不由得怒发冲冠。原来加藤清正指着的地方是汉城里医馆汇聚的区域,上面用大大的汉字标着:&ldo;药铺&rdo;。这明显是在挑衅小西行长的出生了。小西行长强忍怒气,冷冷道:&ldo;武士的荣耀并不会以家庭背景不好而蒙羞。&rdo;
加藤清正见小西行长没被气死,微觉遗憾,接着提议让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轮流担任先锋。小西行长又拒绝了,并提议加藤清正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带着他的第二军团和自己分道扬镳。加藤清正觉得自己的人马如果急行军话,定能抢在小西军的头里夺下汉城,便同意了。
两人接着商量挑选各自的进兵路线。小西行长提议抓阄。加藤清正冷笑道:&ldo;你们买卖人遇到事情都是这么做决定的吗?&rdo;小西行长二话不说,转头就去摸刀,要砍死这个屡次侮辱自己的家伙。加藤清正也不示弱,拔出刀来。眼见两人就要血溅当场,锅岛直茂和松浦镇信赶忙跳出,拉开各自的主将,才不至于真的玩出命来。
最后,加藤清正挑选了一条直通汉城,但须横渡汉江的路线。小西行长则绕远路,先向北再向西,从汉江的源头跨过,再进兵汉城。两人约好了第二天早上同时动身,便不欢而散。
可是狡诈的加藤清正一回到营里,也不喘口气,就下令连夜开拔。小西行长听说加藤军耍赖,也顾不得睡觉了,赶紧跟着起兵拔寨,按着预定路线向汉城杀去。这已不再是战略性的进军,而变成两人赌气式的赛跑了。
与此同时,稍稍落后的黑田长政军团也已经越过秋风岭,逼近忠州。幸亏两人出发得早,不然的话,小西和加藤又要多出一个竞争对手了。
苦难的&ldo;北狩&rdo;
汉城。君臣和百姓天天向着南方望眼欲穿,焦急地等待着申砬退敌的捷报。4月29日下午,三个带着斗笠身着平民服饰的人自崇仁门而入,却带来了令人震惊的噩耗:申砬战败了!他们三人是申砬部将的仆役,从死人堆里逃回来报信的。汉城上下顿时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人们很清楚,此时江原,黄海,平安,咸镜诸道的勤王兵马还刚启程进京,申砬的部队是汉城和敌人之间的最后屏藩。此屏藩一失,汉城再也派不出军队抵御强敌!日本人在庆尚道的暴行早有耳闻。大家总不能呆在汉城等死吧,还是赶快逃命的要紧啊。
霎时间,得到消息的民众全都收拾了行囊,扶老携幼,从各门纷纷逃出城去。直到晚上该关上城门宵禁了,出城的民众还是熙熙攘攘,哭爹叫娘,寻子觅爷,乱成一团。原来,负责看守城门的士卒也早就跑了。宣告日落而息的钟路寺晚课钟声也异乎寻常地没有响起,大概寺里的和尚们也都溜之大吉了吧。
幸而大多汉城官员没有像民众一样作鸟兽散。傍晚时分,满朝文武齐聚景福宫面见宣祖,讨论对策。会议上官员们对于是否应该坚守汉城展开了激烈争论。大多数官员认为皇帝应该守护皇陵和牌位,是不能随便撒丫就跑,辱没祖宗的。只有领议政李山海(相当宰相)力排众议,说事态紧急,皇帝移驾出京狩猎也是有先例的。立刻,李山海遭到群臣众口一词地责难。大家并要求宣祖立刻罢免李山海!(这些腐儒一心要整死宣祖,真奇怪皇帝怎么不把他们以谋逆大罪抓起来?!数十年后,大明的皇帝遇到相同情况,脑筋不开窍,还真的死也不走,结果吊死煤山,把个花花江山白白葬送了。)
还好宣祖没有被群臣的主流意见蒙蔽,他清楚地明白&ldo;生命只有一次&rdo;这条亘古不变的宇宙真理,下达了正确的旨意:&ldo;北狩!去平壤。&rdo;但接着,尖锐而又令人不愉快的话题再次被提及:&ldo;万一皇帝不测,谁来继承大统?&rdo;这是个已经被争论过多年的老问题了,为此,曾经得势一时的&ldo;东人党&rdo;分裂成两派:&ldo;南人党&rdo;支持喜怒无常又生性懒惰,年已18的嫡子临海君,&ldo;北人党&rdo;却倾向勤学聪慧,17岁的光海君。(朝鲜不愧是大明的好学生。老师在闹立常洛还是常洵,学生也同时跟着闹。真是无巧不成书啊!)两派官员闹到第二天天亮,才终于决定立光海君为太子。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根据李镒将军的飞奏,日军先锋部队大概将于5月1日左右杀抵京城。一切讨论就绪后,宣祖皇帝匆匆带上了祖宗的牌位,皇后,和新立的太子光海君,上了北行的马车。余下诸位皇子也分头奔赴各道:临海君和漆溪君赴咸镜道,顺和君和长溪君赴江原道,招兵勤王。其余如古书,图册,文献,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瓷器古玩,都被弃置如敝履。逃命要紧,什么都顾不得了,惊惶失措的侍从们甚至连供应皇族的食物都没带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