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两人都同意了,王旦也不好说什么。
&esp;&esp;张齐贤不敢开口,提到并州的事情之后,他和温仲舒就根本不敢接话,是他们害怕不敢去的。所以这会也不敢说话,只能随大流。
&esp;&esp;多数人认同,他们也就认同了。
&esp;&esp;皇帝看大家都同意便说道:“就这么定了,不过文官当中,朕认为状元王曾还是有才华的,算他一个。”
&esp;&esp;“臣领旨。”
&esp;&esp;选状元,没有提反对意见,再说了王曾也不可能是三上官之一,只能是六个辅官之一。而且很可能是排在末尾的。
&esp;&esp;所以,无所谓。
&esp;&esp;寇准又把所有筹码都推了,这次他还没看牌呢。
&esp;&esp;不过,他心情很爽。
&esp;&esp;王曾是怎么回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王曾已经很久不和刘安来往了,专心在李沆家里,作为了李沆的女婿,正是努力作一个好女婿,非常听李沆的话。
&esp;&esp;但事实上呢。
&esp;&esp;王曾是刘安的铁杆。
&esp;&esp;那么,再安排一个人,两名上级文官之一,这事便有意思了。
&esp;&esp;所以,寇准把筹码都推了,因为他内心爽,也相信这一把自己必胜。
&esp;&esp;果真,清一色大同花。
&esp;&esp;寇准放声大笑。
&esp;&esp;这事,天意!
&esp;&esp;寇准站了起来:“官家,臣推荐一人,可负责税收与监督矿区生产。”
&esp;&esp;“何人?”
&esp;&esp;“王嗣宗。”
&esp;&esp;听到这个名字,王旦都大吃一惊。
&esp;&esp;要知道整个朝堂之上,最讨厌王嗣宗的寇准,而且这个王嗣宗因为与寇准不和,光是辞官疏就写了八道。
&esp;&esp;此人,有才,但喜欢骂人,而且听到风声就骂,骂的非常难听。
&esp;&esp;骂错了,也不承认,反正就是喜欢骂。
&esp;&esp;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官吏,才能出众,极出众。
&esp;&esp;寇准前几天还和他吵过,皇帝都没办法,只能把王嗣宗外派,已经任命到陕州,同时任检校太傅。
&esp;&esp;寇准竟然推荐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