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所以,皇帝你也别用书房了,暂时借给这些重臣们。
&esp;&esp;刘安迈着小方步进来,轻轻一抖自己的衣服,正准备来几句长脸的话,可没等刘安开口就听寇准说道:“刘安,你给我听好了。枢密院副使之职,这是官家的建议,不过我不接受这条建议,你依然还是秘书省正监,不过,再给你加一个虚职,一年增加个一千来贯的俸禄,作人要知足。”
&esp;&esp;就在刚才,这些重臣们还在商量,若不给刘安枢密副使之职,这事要怎么给刘安说。
&esp;&esp;怎么样能委婉一些。
&esp;&esp;然后又怎么样去给皇帝讲,让皇帝也不介意。
&esp;&esp;寇准就这么直接。
&esp;&esp;可这还没完:“刘安,你自己去和官家说,是你不想当这个官,怎么说你随便。”
&esp;&esp;“这……”
&esp;&esp;刘安想要枢密院副使,不是在意这官职,而是要一个名正言顺下命令调兵的权力。
&esp;&esp;大宋的兵权可不是在兵部的,刘安这个兵部左侍郎听起来官很大,但没兵权,只有士兵户籍管理权,以及军饷申报这点小事,批钱还是财三司的事。
&esp;&esp;兵权。
&esp;&esp;王旦的话说,这是脑袋要被驴踢了几百次,才能答应给刘安名正言顺的兵权。
&esp;&esp;断然不给。
&esp;&esp;“寇公,这事是不是再商量一下。”刘安还是想要。
&esp;&esp;寇准摇了摇头:“你要发公文,我可以把我的印借给你,但想有一块自己的印,还是算了吧。”
&esp;&esp;寇准想的清楚,就算以自己的名义发,发的是什么至少自己知道。
&esp;&esp;刘安手上多一块印。
&esp;&esp;非常,非常,非常的危险。
&esp;&esp;刘安一看满屋子没有人替自己说话,显然这事他们已经商量好了,还能怎么样,认吧!“好吧。”
&esp;&esp;刘安坐下:“寇公你也不问我,我去见官家结果如何?”
&esp;&esp;“哼,哈哈。”寇准笑的非常的干。
&esp;&esp;吕蒙正问了一句:“真要搞,老夫想了想,两万贯是户部现在能拿出来的钱,再多就劳民伤财了。”
&esp;&esp;“往大搞需要多少钱?”
&esp;&esp;礼部尚书张齐贤说道:“至少五万贯。”
&esp;&esp;“五万贯能搞多大,这事我补五十万贯,怎么也要让官家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