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许家人一直以来对许小福的教养。在他们的嘴里,许如心这个大姐跟许小福是最亲的。不管任何时候,只要许小福想要吃好吃的,都只管找许如心,许如心肯定不会不管他这个亲弟弟。
许家人的教养很成功,乃至许小福对许小芽这个二姐从来就没有报过任何的期望,满心想的就是许如心这个大姐。
像现如今王锦言和于书楷都考过了府试,又都是许小福的姐夫,许小福却不会想着去找于书楷要好吃的,一门心思只会记得王锦言这个大姐夫,而且是以一种格外理所当然的心态如此想着的。
意识到许小福的认知有些偏差,许大娘连忙压低了声音小声提醒道:“小福,你二姐夫也考过了府试,以后肯定大有出息。你呀,就等着享双份福吧!”
“我才不要!”撇撇嘴,许小福昂起下巴,一脸的得意,“我有我大姐夫,才不稀罕一个外人!”
“怎么能说是外人呢?你二姐夫也是自家亲戚,你以后可要多跟你二姐夫走动走动,千万别疏远了。”许大娘急忙规劝道。
“我不,我就不!”许小福自小娇生惯养,他不想干的事情,别人还真别想勉强他。哪怕是许大娘,也拿他没辙。
“你这孩子,怎么就是不听说呢?你……”许大娘还待多说,却被许老头给拦住了。
“行了,你说他有什么用?他才多大,能懂这些弯弯绕绕?左右都是自家姐夫,等他长大了自然就懂了,难不成还有谁敢不管他这个亲弟弟不成?”许老头最是见不得有人说许小福不好,此刻亦然。
至于他们家跟于家的关系,这不是还有他们老两口在,做什么非要逼着许小福这么一个小孩子非得去巴结自己不喜欢的人?
还是那句话,许家就只有许小福这么一个儿子,许如心和许小芽就只有许小福这么一个亲弟弟。相信根本不必他这个亲爹交代,许如心和许小芽自己就应该知道该拿出怎样的态度善待许小福。除非,她们这辈子都别想再有娘家给她们撑腰。
说到有娘家撑腰,许如心或许会在意,许小芽这边则是从始至终就没奢望过。乃至许老头的这些算计和想法,许小芽根本不知道,即便知道也不会理睬。
此时此刻,面对于书楷竟然真的考过府试这一喜讯,许小芽心下涨的满满的。不是为自己感到高兴和欢喜,而是为于书楷感到激动和满足。
虽然一家人都说,这次没有考过府试没关系,不是还有下次么!可一次就能考过府试正是天大的喜事,足以让所有人都皆大欢喜,也正是对于书楷这两个月的辛苦最大的回报不是吗?
“恭喜夫君。”送走门外围观的一众乡亲,只有于家人在的堂屋里,许小芽带着莫大的惊喜,轻声跟于书楷说道。
于书楷顿时就笑了,也不管身边还有其他人,直接就伸手抱了抱许小芽:“是为夫该谢谢娘子才对。要不是有娘子帮忙照顾家里,为夫哪里能这般安心的远行准备府试?”
“我什么也没做……”许小芽却是不居功,连忙回道。
“谁说老四媳妇什么也没做了?老四媳妇做的可多了。大宝他们几个孩子的功课都越做越工整了呢!”于大娘别的不会看,那一排一排的字越写越工整,她还是看得出来的。
“对对对。大宝说,他们小周夫子夸赞他最近很有进步呢!”说起这事,于大嫂最有话语权,咧着嘴巴笑道。
于大哥也是立马挂上笑容,冲着于书楷一个劲的点头。早先于大宝在村里跟着夫子读书识字,不被骂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夸赞?
而今去了镇上却是另外一番场景,着实让于大哥高兴坏了。
“对,我家小五和小六也被夸了。两兄弟头回被夫子夸,回来就抱着他们四婶的腿一个劲的撒娇,也是没羞没臊的。”于三嫂嘴上这样说着,脸上的表情别提多得意了。
早先家里只有于书楷这么一个读书人,每次走出门都会被强行拉出来跟隔壁王锦言做比较。而毫无疑问的,每次都是王锦言被夸赞,于书楷被踩。于家人虽然嘴上没说,其实心里别提多怄火了。
他们倒不是觉得丢脸,而是觉得于书楷根本就不比王锦言差。恰恰相反,于书楷很厉害,也很棒!
只不过这样的话从他们自家人的嘴里说出来,没有丝毫的可信度不提,还时不时会被一些酸唧唧的乡亲反讽两句。
时间一长,于家人也不爱在外面跟那些乡亲争辩高低了。反正他们自家人心下有数,于书楷才不是那些人嘴里说的那样。
现如今轮到于大宝这一辈,自家孩子被镇上的夫子夸赞,于三嫂哪里会不高兴?简直是抬头挺胸,冲谁都一副炫耀的嘴脸。
于二嫂是最后开口的,却也证实了他们家于小四同样被夸赞的事实,话里话外都是对许小芽尤为真诚的感激。
反倒是许小芽自己听的很不好意思,连连摆手:“我什么也没做,都是大宝他们自己……”
“老四媳妇不用谦虚。咱们一大家子都长了眼睛看着呢!这以后啊,大宝他们的功课只怕还得指望你这个四婶多多费心……”于大娘话还没说完,就被于书楷给打断了。
“娘,大宝他们的功课以后只怕得他们自己多多努力了。娘子接下来要随我去五水县,照顾我的寝食起居,这样我才能安心准备八月的院试。”跟自家人说话,于书楷向来直截了当。
“四弟妹也去?”于二嫂惊呼一声,竟然是最先提出疑问的。
不过她话音刚落,自己就反应过来,涨红着脸连忙往后躲了躲,迅速低下头去。
相比之下,于大嫂和于三嫂就聪明多了。两人也都心存疑惑,却是没有立刻出声,而是扭头看向于大娘。
许小芽能不能跟着去五水县,可不是她们能做主的,关键还得看于大娘。
于大娘也没当即做决定,只是看向于老汉:“当家的,你看这事?”
“老四,你这么快就又要考试了?不多等两年?”于老汉特意去打探过,像于书楷这样的学子,不必要太过辛苦的一次接着一次科考。太过频繁会很累不说,有时候准备的太过匆忙反而不好,接连落榜更会打击自信心,不亚于极大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