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翚和夷仲年得知郑庄公要班师,心里很纳闷:打得真顺手呢?怎么要班师了?两人就来找郑庄公问个究竟。
郑庄公是个爱面子的人,不想说实话,“我家被宋给偷袭了,我要回去自救”。
实话太丢面子了。郑庄公大义凛然。老家伙哈哈一笑:我奉周王之命,惩罚一下宋国,依仗两国相助,已攻下两个城池,足以显示惩罚。
何况,宋国是“宾王上爵”,周王都很尊敬,我怎么敢因一己之甚,而不知进退呢?老家伙摆完大道理,接着再给利益:两个城池,齐鲁一家一个,郑国不要。夷仲年见郑庄公这么大义凛然,有样学样:俺们齐国也是为周王效命,也不要。公子翚一听:你们两个都不要,我要了。
就这样,宋国两座城池,归了鲁国。不要以为郑国和齐国没有私心,鲁国则充满贪念。这仅仅是利益问题。齐国和郑国占据这座城池,百害而无一利。
以防城为例,防城在宋国和陈国之间。如郑国收了这座城池,就要派兵驻守,养兵需要钱,将本国军士派到外国需要给安家费。花钱不说,一旦宋国起兵攻打,郑国就要穿过陈国救援。就算郑庄公利害,能守住。防城可是在宋国边境,宋国没事,一个月可以打一次,郑国一年能救援几次?累死你!所以说,防城早晚得还给人家宋国,郑国还得付出巨额代价,得不偿失。
鲁国就不一样,宋鲁交界,鲁国收了这两座城,相当于扩大了自己的边境,完全可以守住。这也是远交近攻的本质。近攻可以得利,远交可以免灾。
如果是近交远攻,那就等着损耗国力,为他人做嫁衣吧。郑庄公送走齐鲁,自己也紧忙忙地班师回国,半路上得到消息:孔父嘉跟戴国打起来了。郑庄公就乐了:“乌有自救而复迁怒者?”郑庄公脑子一转,想出一个损主意。郑庄公马上派出使者,向戴国君臣表示:戴国是郑国的友好睦邻,戴国有难,郑国不能坐视。
戴国君臣在宋卫蔡三国联军的压力下,忘记了郑庄公奸雄的本质,马上表示:大哥,兄弟就靠你了。你说咋办就咋办吧郑国使者走了,戴国君臣还在感叹:世上还是好人多啊!哪像孔父嘉,没事就来打我们,还请卫和蔡当帮手。
蔡国在宋卫攻戴国时,也赶到了。郑庄公得到戴君同意,立即兵分两路,一路逼近宋卫蔡三国联军的侧翼,一路进了戴城。郑庄公大军进入戴城后,就把正在写《朴质而伟大的邻居——写给郑庄公的颂歌》的戴国君臣赶出了戴国。
戴国君臣这才知道郑庄公小子的坏心眼忒多!事已至此,戴国君臣也没办法,打也打不过!只是一怒之下,把文章的名字改了,改成《朴质而伟大的人——写给乱世英雄的颂歌》。
其实,郑庄公也没办法:郑国劳师动众去打宋国,最后便宜了鲁国,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得个戴国,算是补偿。
第二天,宋卫蔡三国联军来打戴国,才发现郑庄公已经得了戴国。孔父嘉生气:我们打了半天,让他得便宜了?收拾他!右宰丑有点怕郑庄公,就劝孔父嘉。
孔父嘉一瞪眼!正在这时,郑庄公的战书来了,孔父嘉大怒之下,决定:明天决战。孔父嘉将兵撤退二十里,准备安排战术,明日决战。孔父嘉安排扎营:宋军居中,蔡军居左,卫军居右。
按孔父嘉的想法:明天,郑军和三国联军拉开阵势,兵对兵,将对将,厮杀一番。最好,先来个将军对杀,然后得胜一方挥军杀上,大战一场,分个胜负。
可郑庄公压根就没这么想。郑庄公早就想好了打败三国联军的主意。三军中,蔡军最弱,先打败蔡军,剩下的两军就会害怕。但是,三军联营,一旦蔡军被攻击,宋卫肯定会救。郑庄公琢磨半天,又想了一个损招。三国联军刚扎好营寨。忽然,左侧喊杀声大作,炮火齐鸣。
孔父嘉一看,郑国来偷袭了!忙带好披挂,准备迎战。孔父嘉上了战车,突然间炮火全无。孔父嘉一想:哦,虚招!孔父嘉叫声晦气,卸了披挂,回了大营。
孔父嘉屁股还没坐稳,忽然,右侧又是喊杀声大作,炮火齐鸣。孔父嘉出来一看,郑国又来偷袭了!忙又带好披挂,准备迎战。孔父嘉上了战车,突然间又是炮火全无。孔父嘉又一想:哦,还是虚招。
……几次后,孔父嘉怒了:有完没完啊?尽玩虚的?不管了!各守本营。就这样,尽管营外炮火齐鸣,喊杀声大作,孔父嘉就坐在大营内,悠哉地喝茶。心里还在乐:郑庄公,你自己跟自己玩吧。
过了一会,蔡军来信使了:孔父嘉大将军,我们蔡军都快打没了,你还喝茶呢?!孔父嘉才知道郑军不是玩虚的,是来真格的。孔父嘉决定马上救援。孔父嘉再次穿好披挂,准备出营。由于郑庄公虚招玩得太好,火啊炮啊,响得太猛烈,喊杀声还在大作。这些虚招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连郑庄公本人都没想到的效果。
孔父嘉急忙中,竟跑错了方向。蔡军与郑军交战在左,孔父嘉却向右走。右面是卫军!宋卫茫然遭遇,都以为对方是郑军,放手开干。
结果打了半天,才知是自己人。孔父嘉和右宰丑哥俩哭笑不得。哥俩道个歉,互相抹抹眼泪,郑庄公太不是东西了!骂完以后,接着救援蔡军。路经宋军大营时,哥俩发现:在哥俩对砍的时间里,郑庄公已经派大将高渠弥拿下了宋军大营。
家都没了,这会哥俩害怕了。不打了,坚决不打了,再打下去,小命都没了。扯呼吧!哥俩转身就跑。半路上,哥俩又被公子吕和公孙阏杀一阵。
哥俩接着跑,又接着被高渠弥追杀。这一仗也就这样了。说说结果吧,孔父嘉丢了宋军,带着二三十人跑了。右宰丑战死。蔡军逃溃。郑国伐宋之战,就此结束。
郑国共拿下宋国两座城池,打败了宋卫蔡三国联军,并兼并了戴国。郑国伐宋全胜!如果说,五国联盟伐郑,成就了郑庄公的威名。那么,伐宋大胜,就是郑庄公小霸的开始。自此以后,郑国再跟他国开战,就是势如破竹。
七、霸业,曾经只有一步之遥!郑庄公伐宋得胜,又将计就计兼并了戴国土地,郑国的霸主地位终于确立。郑庄公很高兴,犒赏群臣。功成名就之下,郑庄公说了心里话:我比古时的方伯如何?方伯是夏商时期管理一方诸侯的大诸侯,地位略低于王,高于普通诸侯。如周朝就是方伯出身,文王官封西伯侯,也就是管理西方诸侯的方伯。郑庄公功绩斐然,而且如此自夸,群臣自然纷纷拍马。郑国君臣乐作一堂。独独颖考叔不说话。郑庄公见了,非常不高兴,瞪了颖考叔一眼。
颖考叔叹口气,说:方伯受命于天子,管理周边诸侯,有征战号集的权力。你假借王命,讨伐宋国,其他小国不但不听命,反而还有宋卫蔡袭击郑国的事情。
这能是方伯么?郑庄公一听,明白了,自己得意忘形了,还忘记了一件要命的事情:自己假借王命讨伐宋国之事。
这事如果补不上,后患无穷!郑庄公忙问颖考叔该如何应对。颖考叔琢磨一会,想出了一个主意:先讨伐不奉王命的诸侯,然后向周王报捷,弥补假命伐宋的漏洞。
应该说,颖考叔为郑庄公指明了方伯之路:取得周王的信任。郑庄公虽然是假借王命讨伐宋国,但是,这件事情外人不知真假。诸边小国不奉命,本身就是对周王的一种挑衅。
郑庄公出面讨伐这些小国,一来,可以为郑国扩大地盘,二来,也算是对周王的一种回复,讨伐不奉王命者,维护周朝权威。在周朝衰微的时代,周王说不定就会暂且忍下假命伐宋之事,认可郑庄公,甚至封郑庄公为方伯。郑庄公一分析:颖考叔说的对啊。
于
是,郑庄公又问:应该讨伐哪个国家。颖考叔建议:郕国和许国。先帮助齐国讨伐郕国,然后再约会齐国讨伐许国。按照远交近攻的原则,郕国与齐国交界,讨伐郕国是为齐国牟利,算是答谢了齐国数次襄助之德。
许国与郑国接壤,讨伐许国可为郑国牟利。郑庄公是个实干家,点点头,就立即行动。郑庄公约会齐僖公,并派公子吕帮助齐国讨伐郕国,大胜!可惜,公子吕病死在半路。然后,齐僖公投桃报李,约会鲁国,一起帮助郑庄公伐许。
三国大军压境,许国自然不是对手,最后,许国城破。郑庄公扶持许国傀儡政权,掌握了许国。可惜的是,颖考叔功绩太大,遭人忌恨。许国攻城之战时,公孙阏从背后放冷箭,射死了颖考叔。郑庄公时期,郑国人才辈出,祭足、公子吕、高渠弥、以及郑庄公的几个儿子,都是一时豪杰。但是,我始终认为颖考叔在政治敏感度上,略胜其他诸人一筹。先是黄泉见母,再是劝谏郑庄公取信周王。
如果,颖考叔不死,或许,郑庄公就会按照颖考叔的建议,向周王献捷,然后以示天下:不服王命者,郑庄公将遵奉王命讨之。或许,周王会就此信任郑庄公,周郑交好,成就郑庄公的五霸伟业。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事实。颖考叔死后,郑庄公只忙活着用巫蛊之术为颖考叔报仇,却忘记了颖考叔的建议。
周郑对话的机会就此失去。郑庄公也就此与伯业(五霸)失之交臂。只能说:当初,郑庄公距离伯业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