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其中有内涵在里面。
这里灌输给大家一个概念。
就是中国文化的,天地人三才之道。
以手太阴肺经和足阳明胃经为例子。
手——太阴——肺经。
足——阳明——胃经。
这么一看,是不是就清晰很多。
这就是讲的一个逻辑关系。
你先看到手,再看太阴,自然而然的就定位到了手上的太阴的部位,然后就知道这个位置属于肺经。
这就是三才得用法。
(活学活用,悟到得到。)
知道这个方法,再看世界的时候,就会有变化了,就会感觉不一样了。
这里大概说一下十二经脉的分布位置,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
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是阴属性(五脏属阴,六腑属阳),所以归属于六脏的是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人体内侧,里侧,腹部,胸部为阴。外侧,后背等部分为阳。)。
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
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
"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
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这是十二经络在人体大概得分布位置。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通循环无端,日月不停的。
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最后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有一个歌诀,只要背过了,既可以记住经络的流动顺序,又可以记住什么时间会有什么经络在运行,气血在哪一条具体的经络。
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戊,
亥焦子胆丑肝通。
这个叫,子午流注。
子,午,代表的是一天之中两个比较重要的时间。
流注的意思是,经脉之中的气血像水一样,流淌注入。
明白这个,就明白身体的一个基本规律。
可以学会经络辨证。
经络辨证的意思就是,根据经络的运行流畅与否,可以判断什么经络闹病了,也可以根据时间来判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比如说,子时总是不舒服,就是胆的问题,以此类推。
我知道你们懒,我就把12时辰在这里再写一遍。
子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