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动脉的介绍完了。
就接介绍下一个,也是常用的一个。
也是江云初准备给王茜楠用的这个。
第四脑室压迫法。
这个手法对于两种人禁用(1是颅内出血的,2是血管瘤的)
此手法对于压力大,神经衰弱的,急慢性的肌肉骨骼疾病,慢阻肺,关节的退化,甚至水肿都有效果。
此手法以双手交叠形成V字型。
V字型尖端由两手拇指相接而成,位置大约与第2或第3颈椎平行。
整个大鱼际要置于枕乳突缝内侧,不可压到该,收缩期时枕骨会变窄,此时大鱼际只要贴于枕骨上,并且隨之运动即可。
当进入扩张期,枕骨开始变宽时,双手要施力阻止这种变宽的过程。
还是以维持平衡为主,双手只要保持不动即可,不可挤压头颅。
当枕骨变窄再进入收缩期时,双手的阻力放开,再度随之运动即可。
再回到扩张期时,双手再给予阻力。
如此步骤要不断的重复直到后枕部的脉动开始降低、改变,最后完全(但暂时)的停止为止。
当后枕部的这个跳动停止时,也是到达静止点的时候。
静止点会持续数秒或数分钟。达静止点时受测者的呼吸会改变,前额常会出现轻微冒汗的情形,整个人也会有明显的放松。
几分钟内,就可以察觉到枕骨又开始变宽,再度往扩张期前进。
当双手感受到两侧有和谐而强烈的后枕部脉动时,不要再阻止扩张期的脉动。
双手仍不能放开,但现在的目的则在评估脉动的幅度与对称性。
其实静止点导引可以在头部任何部位来进行。
手法皆同,那就是:在往收缩期的过程中,双手随之运动即可,当脉动往中立点进行时则阻挡之。不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脉动暂时停止为止。
(和足部的手法相似,适用于身体的任何部位)。
颅荐椎的手法有很多,还有包括横向的受限弛法,在腹部的,在后背部的,这里笔者不一一介绍了。
再简单说一个,非常简单的,横膈松弛法。
患者平躺,治疗师坐在病患身旁,一手置于胸、腰椎交界处,手放在第12胸椎~上3节腰椎的脊突之间。
另外一手置于胸前,涵盖上腹区、剑突与肋骨的前下方。
下方的手保持不动,上方的手往床面垂直施力。
开始的力道要很轻,然后缓慢的加重,直到感受到病患体内的脉动为止。
然后,跟着这个脉动走。施力大小要刚好让这个脉动能持续起伏。
直到感受到手掌
同时患者也会有非常放松的感觉。
江云初给王茜楠做的手法就是,第四脑室压迫法。
让王茜楠躺在按摩床上。
江云初将手做手法,叠放在王茜楠的头下,双手的大鱼际轻轻感受跳动,和颅骨的运动。
然后轻轻做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