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听,立刻沸腾了,他们怎么没有想到还有这法子?
这法子好啊,简直就是一箭双雕!
不待众人发问,徐青莺又继续道:“此法好虽好,但也考验大家。从此以后,大家要时时刻刻记得,我们不是流放犯人,我们就是半路碰上了的流民。谁要是走漏了风声,耽误了大事,可别怪我徐青莺心狠手辣!”
众人喜从中来,只恨不得对天起誓。
“你们中间有矛盾的,也劝你们分清轻重缓急,别想着去举报人家的身份。我不妨告诉你们,你举报了他,他转手就会举报我们所有人,所以我劝那些有歪心思的,最好想都不要想!”
“公子说得对!哪个天杀的敢多嘴,耽误别人几辈人的大事,我捅死他!”
“就是就是,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敢趁乱窝里斗的,别怪别人把你也抖落出来!最好你好我好大家好!”
众人纷纷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绝对不会做这种丧尽天良之事。
“最后,我们得想法子进城去!”
方询却道:“公子,我们得尽快,否则流民越来越多,岚县更不可能开城门。”
又有人问:“姑…公子,我老娘还在晔县,我们什么时候去接他们?”
徐青莺想到徐梅晓,心中也是着急,“我已经派人去寻他们下落,也让人告知他们来岚县汇合。希望他们已经在来的路上。”
这话,徐青莺自己都不怎么相信。
可是他们若不快些找到落脚地,带着他们也不过是一起等死罢了。
“总之,关好自己的嘴,成败在此一举。想逆天改命的,就跟着我徐青莺干!敢拖我们队伍后腿的,这数十里山野,死一两个人,谁都不会发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番糖衣炮弹加威胁拍打,让众人愣是服服帖帖。
江永康看着徐青莺,心中的想法愈加坚定。
到了夜里,又开始飘着雪花,气温骤降,徐青莺冷得差点昏迷,全凭一身正气硬抗。
她觉得自己自从到了大周朝以后,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变得更强了。
赤地千里,流民无数。
第二日,还是施粥五百碗。
徐青莺根本没力气抢东西。
赵班头留下了两把腰刀,一把是刘结实的,一把是黄牙子的,这两人都死于她手,刀却都留给了她,说来也真是有些讽刺的意味。
她将匕首留给了自己,两把刀分别给了队伍里最强的大壮和江永康。
江永康提着刀,无人敢近身,愣是从流民争夺的队伍里杀出一条血路,抢了两碗粥回来。
江永康一碗给了徐青莺,一碗给了苗氏。
然而杯水车薪。
天气如此严寒,众人已有两三日未进水米,一个个饿得头晕眼花,都快站不住了。
突然,一行衣着华贵之人,骑马而来,捏着鼻子高声宣布:“我家主人收丫头,要求十三岁以上,十八岁以下,面容清丽者多加一斗米。”
这下,凡是有女儿的人户,全都上前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