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清军这边扩军备战的时候,兴华军这边却生着一件大事。永宁铜矿战役结束之后,兴华军大部队并没有趁势进入四川。简单来说,高衡也知道步子突然迈大了,容易扯着蛋的道理,云南还没有消化完,贸然进入四川肯定是不明智的选择。
况且,根据兴华军掌握的情况,四川经过连年战乱,早就成了一片废墟,兴华军如果进入,会跟各方势力生接触,甚至摩擦不说,还要花费巨大精力对四川进行重建。目前,兴华军光是吃下云南和海南就已经够费力了,还要在壕镜屯驻兵力,所以根本不可能分出力量对四川进行重建。
干脆,舍弃四川地区,还是以云南为主,但兴华军不反对四川的民众或者其他势力前来投奔,只要通过兴华军的审查,也可以在云南定居。实际上,当时清军南下四川,已经有不少人通过各种途径来到了云南,只不过当时兴华军对云南的控制还不是很深,所以究竟有多少人进入云南的情况并没有被兴华军掌握。
自永宁战役结束之后,云南就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兴华军的自留地,至少,随着兴华军驻军人数的不断增加,云南已经被兴华军实控,沐王府的影响力仅限于昆明周边地区,就算是这样,以现在沐王府的实力,除非是兴华军完全撤出云南,否则他们想脱离兴华军控制,再次掌控云南是不可能的了。
当然,统帅部对此并不是没有安排,沐王府的问题迟早要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同化,便若广西西南几府一样,可以将沐天波安排进入统帅部任职,将沐王府的主体迁移到安南境内,或者云南和安南的边界处,不让他们继续坐镇昆明。
但这一步现在还不能走,毕竟南明小朝廷还在,理论上是所谓华夏正统,沐天波还是大明朝的国公爷,除非是小朝廷没了,他这个国公爷才会自动失效。不过高衡显然不心急,这件事情可以从长计议,关键是要把云南的民生继续搞上去,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谁给他们好日子过,他们就会支持谁,在云南,只有兴华军有这个能力,照这么展下去,要不了几年,云南的百姓就会双手支持兴华军了。
同时,永宁战役结束之后,郭俊良被提升了一级,成为驻云南兴华军军长,下属一万五千人,五个旅的编制。范玉则因为在战争中出现了失误,功过相抵,没有得到升迁,依然是副将的位置,高衡干脆将其留在云南,做郭俊良的副手。
这在兴华军建军历史上是少有的,高衡对自己的老兄弟们还是非常慷慨的,这次如果不是范玉犯了错误,他应该也是独当一面的军长了。
同时,此战过后,兴华军在云南开启新一轮扩军,宋志、张、景冲、阿木、吴荣各自升任军长,王奇远在海南,但鉴于他在广州和壕镜作战的表现,同样提升为驻海南兴华军军长。6涛作为情报战线的大拿,昆仑关一战同样立下大功,拿下广西西南之后,情报军的人数也在增长,按照6涛的预计,一年时间,情报军就可以在广西、云南、安南、海南各地展到一个军的规模。当然,这包括了核心人员和外围人员。
情报军这个规模倒是不算特别大,高衡毕竟从后世而来,多少也知道后世情报机构的规模。以抗战时期的中统或者军统为例,军统在鼎盛时期,光是行动队人员就有五万,这还不算外围人员,中统在展初期算上内外人员有二十万,当然,那时候的华夏人口比古代多得多,所以展到这么多人员很正常。
不过以兴华军目前控制的地盘和人口,展一万多人倒是不难。按照统帅部的统计,兴华军在安南的人口已经过百万,海南的人口也有百万,广西西南部也有数十万人口。云南更是有过二百五十万人口,再算上从其他地方吸收的灾民,包括可以从海外获得的人口补充,兴华军的总人口已经高达五百余万。
按照古代爆兵的规则,在古代生产力的条件下,正常的爆兵极限就是十分之一,比如当年战国时期秦国灭楚,王翦上来就要六十万人马,这已经是把秦国能打仗的青壮全部征集走了,所以灭楚之战如果失败,秦国也就不复存在了。
以如今为例,兴华军的生产力高于古代,但即便如此,如果总动员,最多也就是爆出五十万大军,这五十万人指的是五十万战兵。当然,高衡不会这么干,这会让兴华军走上穷兵黩武的路子,对整个社会的展不利。所以兴华军初步的爆兵规模大约限定在十个军十五万人。
此次作战,因为全歼清军西路军,所以兴华军缴获了上万匹战马和驮马,瞬间就具备扩充三个骑兵旅的条件,加上自己的马场生产的军马还有从甘丹颇章互市得到的战马,兴华军组建一个骑兵军已经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兵源方面的问题也全部解决,云南当地的各部土司,经过永宁一战,已经紧紧团结在兴华军的周围,很多青壮都愿意报名参加兴华军骑兵,加上兴华军自己遴选出来的骑兵将士,骑兵军的组建已经顺理成章。
不仅如此,随着佛山工匠的全部到达,加上兴华军这些年有意识地培养工匠,目前的兴华制造局已经比先前的规模扩大了近两倍。宋应星的蒸汽机经过不断改良,对军火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大,火铳和火炮生产的熟练工人越来越多,生产度越来越快,产能几乎每个季度都能翻一番。
按照统帅部的预计,到一六四八年夏天,兴华军将扩充到五个步兵军、一个骑兵军、一个炮兵军、一个狼兵、土司兵等混合山地军、一个情报军。目前的短板就是水师方面,年底,下龙湾军港已经全部建成投产,这个凝聚了兴华军全军上下心血的产业一旦开动,大小舰船就跟下饺子一样建造起来。
接连几场大战,虽然兴华军遭到了损失,但是缴获的财物也是海量,高衡将这些缴获的钱一股脑投入到了水师的展之中。根据后世的经验,哪个军种最花钱,非水师莫属。当然,这个时代没有空军,跟兴华军6军相比较,水师的投入非常大。目前的水师虽然不断展,但是规模始终小于两个旅,仅有四五千人马。主要限制就是在水兵上面,便若当年曹操的赤壁之战那样,没有经过长久的训练,6军想要转变成水军是很困难的。
若不能找到良好的兵源,那么水师在明年就会陷入有船无兵的尴尬境地,这无异于拖了整个兴华军的后腿。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整个统帅部,也让兴华军的燃眉之急得到了解决。这件事情直接惊动了高衡,并且不得不让高衡亲自出马去琼崖一趟。
时间倒回到十月底,那时清军正在西山练兵,永宁战役已经结束,高衡回到了谅山府。琼崖全岛跟高平府一样,也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自从广州撤退之后,王奇和宋应升等人便不断往返于壕镜和琼崖之间。琼崖生产建设兵团在瞿罕、宋应升等人的谋划之下,已经初具规模,琼崖的军队和水师也在扩张。
按照就地扩大的原则,在琼崖的水师和6军直接划入琼崖当地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王奇当时带上去的是一个旅,吸收一个明军旅之后,目前是两个旅的规模,但当地人口充足,完全可以进行扩军,比如水师和6军都可以在当地招募,直至扩展为一个军的规模。
6军倒是好办,不过水师让王奇头大,统帅部已经来文书,说是下龙湾船厂建成投产,未来琼崖作为前进基地,势必会有更多的舰船进入,但是水师士兵如何招募呢?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水师的陈永素却给王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陈永素自从加入兴华军水师并且参加了对广州的作战之后,已经深深融入了这支军队,作为陈璘的孙子,陈永素从小就有为国为民的志向。只是明廷,明军更是的没边,所以陈永素的才华一直未能施展。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陈永素在兴华军之中可以一展胸中所学。不仅是陈永素,就连6军的査大鹏也因为有功而被王奇提升为旅长,一步登天,做到了相当于明军游击的位子。
那日,陈永素正在海面上进行水师操演,舰船瞭望哨的士兵大喊道“海面上有人。”陈永素立刻下令全军戒备,并让小股部队乘坐小船前出打探,打探的士兵片刻就回来了。“大人,好像是渔民。”为的队长禀报道。
海面上有渔民也没什么奇怪的,但是一般渔民见到舰队应该都避开了,可是这些渔民好像是没看见一般,依然在打鱼作业。陈永素也有些奇怪,连忙抬起千里镜观察,这一观察就现了古怪的地方。先是这些渔民的船只,并不像普通渔船那样是那种细长的样式,而是类似于蛋壳,圆鼓鼓地漂浮于海面之上。
更让陈永素有些惊讶的是,一般来说,渔民都是撒网捕鱼,但是这些人好像并不是那样,而是有人拿着网兜直接一个猛子从船上跳下去,这种打渔方式让陈永素颇为惊讶,因为这样打鱼的效率看起来并不高。
“靠过去看看怎么回事?”陈永素下令道。舰队立刻往前靠,陈永素举起千里镜不断观察。果然,这些渔民有些问题,不只是陈永素,士兵们也看出来了。一名军官在陈永素身边道“大人,您现没有,这些人在水下的时间极长。末将以为自己的水性已经非常好了,但是跟他们比起来好像还差了一大截。”
不用这名军官提醒,实际上陈永素也已经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他特意用千里镜瞄着一艘船观察。这艘渔船上,一个青年人跳下水去,然后就没有浮上来,陈永素默默在心中数数,他作为水师将领,游泳憋气这种技能自然是没问题的。按照他的水平,一般能在心中默念一百个数,一般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在水里憋气大概能数到六十,陈永素的水平已经算是非常高明了。
可是让陈永素惊讶的是,当他数到一百的时候,那个年轻人还没有上来。不会是出事了吧,陈永素心中暗暗想到,不过看船上的人好像并不紧张,也没有要施以救援的样子,陈永素只好按捺住心中的疑惑,小声对身边将士吩咐道“小船靠过去,虽然不知道这些渔民什么来路,但应该是琼崖的民众,如果遇险,兴华军有救助的责任。”
士兵们领命,立刻有数艘小船放下,朝着那边划了过去。陈永素还在数数,已经到二百了,可是那个年轻人好像还没浮起来,陈永素大喊道“靠上去,救人!”
几个水师士兵听令,立即脱去上衣,一个猛子扎进了海里。不一会,水里就泛起了浪花,似乎还有打斗的声音。
“唉!我说你这人,怎么不识好歹?”一个士兵喊道。
陈永素眼睛都瞪大了,没想到那个年轻人竟然自己浮出了水面,而且似乎是将水师士兵们认成了对他们不利的人,在水里挣扎着,有几个士兵还被年轻人在水中给踹开了。
显然,在水里好像就是那年轻人的天下,几个水兵根本就抓不着他,那年轻人就像是一条泥鳅一般,滑不留手。
陈永素不禁赞道“好水性!厉害啊!”那年轻人摆脱了水兵,翻上了自己的船,然后张开双臂叽哩哇啦对水兵们说着什么,搞得水师士兵一头雾水。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