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那怎么可能呢?&rdo;吴大澂哈哈大笑起来,摆了摆手:&ldo;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自古有之。倭人虽然多行不义之事,可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他们也应该不会去做的,子夏多虑了,多虑了1
是啊!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发生,说出来又有谁会相信呢?冯华这样想着,摇摇头也跟着笑了起来。
如今坐在钦差大人行辕的客厅内,吴大澂听着大人通报&ldo;李鸿章遇刺&rdo;的消息,不由得又想起了这件往事。抬起头看了一眼神闲气定的冯华,思忖着:这个年轻人当真有神鬼莫测之能啊?此事如何就被他一语料中了呢?他又一次感到了疑惑。
刘坤一通报完电报内容后,先扫视了一下在座众人,然后用征询的口吻说道:&ldo;倭贼暗杀我全权议和大臣,实在是令人发指。不过,此事究竟该当如何处理,还要听听各位大人的高见。&rdo;
听了刘坤一的话,本来安静的客厅一下子嘈杂起来,只见厅下众人或交头接耳,或正襟危坐,却是无一人主动开口陈述意见。
不得已,刘坤一只得再次开口道:&ldo;事关国家根本,各位大人只管放下顾虑,有什么高见不妨讲出来让大家听一听。&rdo;
看到钦差大人如此说,老将军宋庆首先站起来闷声说道:&ldo;倭人无耻下流,如今之计只得与他们拚了!&rdo;
老将军的话音刚落,下边立刻响起了一片嗡嗡声,好几个人马上高声附和。一时间厅中充满了同仇敌忾,誓与倭寇一战的激昂言语。
听着众人的议论,刘坤一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此事事关重大,岂能只是与倭寇一拼如此简单!
自从得知李鸿章启程赴日议和,冯华就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利用遇刺之事,尽可能的改善中国在谈判中的不利局面。他知道:其实不管是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还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虽然在瓜分中国这一问题上立场一致,但他们之间由于利益分配不均,也一样是矛盾重重。如果能借此事件,再利用各国间的矛盾,鼓动欧美列强借题发挥插手此事,中国最后的损失将会减少许多。
听了众人的这些话,冯华虽也是心头一热,暗中赞叹&ldo;中华不乏热血男儿&rdo;,但他非常清楚:这种想法只是众人的一厢情愿,恐怕很难得到朝廷的同意。
大帅的威严还是管用的,刘坤一轻轻地咳嗽一声,大厅内的议论声立刻小了下来。刘坤一又将目光转向了吴大澂:&ldo;清卿,你对此事有何见解?&rdo;
吴大澂躬身回答:&ldo;大人,子夏曾在西洋生活多年,对夷人之事了解甚多,何不请子夏一抒己见?&rdo;
刘坤一也知这个年轻人看问题见解独到,常有惊人之语。闻言点了点头:&ldo;子夏有何高见?&rdo;
冯华赶紧站起身施礼道:&ldo;大人,高见愧不敢当,晚辈一隅之得,权作抛砖引玉。&rdo;在刘坤一、吴大澂面前,冯华也学会了咬文嚼字。
接下来,冯华就李鸿章遇刺事件侃侃而谈:&ldo;李中堂在马关被倭人持手枪击伤左颊骨,和谈被迫中断一事,绝对可以称得上是&lso;牵一发而动全身&rso;的关键事件。如果利用得好不但将能够左右和谈的进程,甚至还可能影响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rdo;
看到众人已经被自己的新奇说法勾起了兴趣,冯华是&ldo;语不惊人死不休&rdo;,紧接着又抛出了另一个更让众人吃惊的观点:&ldo;这一事件本身其实对我国甚为有利,可以说不亚于在战场上我军击溃倭军一两个师团的胜利。&rdo;
冯华的话立刻引起了在座众人的纷纷议论,座上诸人以武将居多,对于&ldo;李中堂颊骨中的那颗子弹,能顶一两个师团的胜利&ldo;之语均颇不以为然。
对于这些武将的心思冯华十分明白,他继续说道:&ldo;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李中堂在国际上颇有声望,如此高龄赴日谈判还遭倭人刺杀,必会引起各国舆论的同情。列强虽都在觊觎我中华大好河山,但又不愿看到日本独自坐大,也会乘机出面干涉,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借口而已。而日本大本营肯定也会担心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顾忌列强以此为由强行加以干涉。可以说李中堂的鲜血,为我国换回一个&lso;以夷制夷&rso;的筹码。&rdo;
冯华知道,对于这些洋务派人物,什么&ldo;师夷之长技&rdo;、&ldo;以夷制夷&rdo;的论调,是最和他们胃口的!果不其然,在座的众人在听了这番话后不由得频频点头。
看到效果不错,冯华趁热打铁的接着说道:&ldo;如果李中堂因此回国,将会使日本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一来别看他们叫嚣的很凶,嚷嚷着要打到北京,将战争进行下去,其实他们就向我前次说的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多大的后劲了;二来列强的干预,将会使他们投鼠忌器,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来。晚辈觉得我们在谈判中有两个非常有利的筹码,就是&lso;辽河大捷和李中堂遇刺&rso;,这两点如果运用得当,将会把议和的损失降到最低。&rdo;
刘坤一与吴大澂虽然都知道冯华的看法必然会与众不同,却都没有料到冯华的分析竟然是如此的独到和精辟透彻。他们互相看了看对方,均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已过花甲之年的刘坤一,倒是很有不耻下问的风度:&ldo;依子夏之意,对军机处的询问应该如何回复?&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