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迈悻悻地揉下巴,一脸不自在:“不是怕戎儿跟我闹,我才懒得搭理她。”
明宗笑着接话:“而且,将军借给她的,还是个三脚猫,对吧?”
看着沈迈越发不高兴,明宗笑着开解:“将军,她不是无处求告,怎样也不会把主意打到沈昭容和你身上,别太在意了。那好歹曾是朕的皇后,你就当给朕面子吧!”
沈迈听明宗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倒嘘了口气,一口不耐烦的腔调:“圣人心里有数就行。男人对自家女人心软是好事。臣虽然不算完全的外人,但对圣人的后院,还是不太乐意过问的。”
明宗非常满意沈迈的表态,既没有对事情不闻不问,也没有逼着自己接受意见,甚至表达了对自己的欣赏和理解,同时明明白白地说出了自己是个实际上的“外人”。看起来直率到粗鲁的说话方式,把他自己摘了个干干净净。这种军人的小狡猾令明宗如同三伏天喝下了大杯的冰镇酸梅汤,舒服。
孙德福在一边听着,心下越发佩服起邹充仪来,沈迈及时的质疑从实质上在明宗心里洗清了邹充仪,如果以后再有类似的阴暗揣测,明宗就算不第一个出口反驳,但至少在心里是完全不信的。当然,从自私的角度上来说,万一邹充仪那边真的因此弄出什么事来,沈迈作为第一个提出怀疑的人,至少先把自己撇清了。邹充仪“选择”了一个无比聪明的人做盟友。
邹家简直想要谢谢那位拖沈家下水的幕后主使了。
沈将军十分得力,不仅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送了一个亲随去保护邹充仪,更是在皇帝面前轻轻摘掉了邹充仪“居心叵测”的可能性。两家子表面上仇敌一般,暗地里却都默契地伸手相助。
就连刚直单纯如邹二郎者,也感受到了沈将军对自家女儿的助力,不几日又再上门,这次送了一对新锻出来的缅刀:“将军未必用得着,留着赏人罢!”
沈将军在自己家里,痞赖得很,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此刻斜倚在坐榻上,两只脚一盘一戳,歪着两只眼睛打量那刀片刻,懒懒地哼了一声,声调儿听起来就让人不舒服:“我可不是为了你邹家的这些破烂,我是真心喜欢你家这孩子。虽然被废了,可这孩子够硬气,没掉一滴泪。老沈我看着顺眼,伸把手就帮了。你以后上门,要么带两坛子酒咱哥俩聊天,要么就别来。回回带你军器监的新品,圣人知道了,一准儿以为咱们两家揣上了狼狈为奸的心思!”
沈迈说到“真心喜欢”四个字的时候,邹二郎只觉得自己的眉骨突突直跳,待到后来“咱哥俩”出口,邹二郎方才觉得自己没刚才那样眩晕了,舒口气,笑:“行啊。我光想着投将军所好,就没往圣人那儿琢磨。以后我多注意。”
沈将军看着邹二郎没心没肺的样子,摇头叹气:“摊上你们这样的爹娘,这孩子真是不容易。我看她被废了也挺好,不然早晚让你们这对儿二货拖累得赔上性命。”
邹二郎就是因为知道了自家媳妇的蠢事,才不时来寻沈将军陪软话。如今却听沈将军连自己都饶上,不由得面红耳赤,结巴了:“在下有时候是有些粗疏,不过,在下自认一向忠心用事,凡事直中取,从未曲中求。总归不会给女儿惹祸……”
沈将军从鼻子里嗤笑一声,直接打断他:“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就是脑子不够使呗!既然不够使,你倒是问啊?家里现放着老太爷那么大一条老狐狸,和你们家老大那样识时务擅进退的伪君子,你一声儿不问,就光自己耿直了——屁!外戚就是外戚,你耿直就是找死,没听说过外戚不懂韬光养晦还能有善终的!”
沈迈的话无比难听,邹二郎却被他最后的这一句断言惊得呆住了。沉默到沈迈不耐烦开始赶人,邹二郎才勉强笑着辞行:“是该回去了。大兄从秦州很是送了几小坛烈酒来,家里正没人懂得欣赏,下回带来同将军且谋一醉。”
沈迈顿时便眉开眼笑了,蒲扇一样的大手拍在邹二郎肩背上,直拍得人一个趔趄:“好好好!这个好!我专等!”
邹二郎强笑着出了沈府,便撂下了脸,沮丧懊恼,回到家,直奔书房找邹老太爷:“阿父,我真的连耿直都不该么?我到底要怎么做,变成什么样的人,才能不让田田因我而获罪?!”
邹老太爷大讶,何时家里的二木头竟然开窍了?忙扔下手中的书简,直起身来正色问他:“听谁说什么了?”
邹二郎颓然坐倒,将沈迈的话一一转述,又问:“阿父,我和田田她娘,真的只会给女儿添乱么?”
邹老太爷听到沈迈所说的“那么大一条老狐狸”时,忍不住捋着胡须呵呵直笑,待到儿子问出最后一句话来,才感慨道:“看来,能当上冠军大将军,沈二拳头靠得真不是拳头,更不是女儿,而是这副好脑子!二郎,沈迈没说错,你再不乐意,咱们家现在也是外戚了。外戚要有外戚的样子,不吃喝玩乐一事无成,就得低调沉默韬光养晦,若是还敢邀名逐利,就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够不够圣人一张圣旨收拾的。”
邹二郎听到外戚二字就想到裘家,便问:“那裘家呢?我看这些年不也张狂得很?”
邹老太爷老怀大慰,道一句:“孺子可教!”
于是,书房里说话的声音低沉了下去,一直绵延到三更时分。那是邹老太爷在细细地给儿子讲解世故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