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有人起了头,秦遇安就变成了众人谈笑的话题。
“三叔公,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你还记得呢。”听到自己的过往被人扒了出来,秦遇安无奈。
这些人怎么就能记得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你这小子,可别瞧着你三叔公我年纪大,可这记性好着呢,还有那次,他养的狗死了,他给那条狗堆了一个坟,还立了碑,哭着给狗磕头送终,那伤心得哟……”
被唤作三叔公的老者,又继续和其他人说起了往事。
林初夏看着蹲在自己面前的人,耳朵已经红得像是要滴血。
“没想到,你小时候就这样调皮呢。”
她笑着,一双杏眼便弯成了月牙儿,微微上挑的眼尾,多了几分狡黠。
“那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不要听。”秦遇安解下鱼篓,打开盖子之后,凑到她面前,“娘子啊,你看这么多黄鳝,够吃了吗?”
看着他故意转移话题的模样,林初夏越发觉得有意思,她也朝着鱼篓里看了两眼,鱼篓里的光线很暗,但也可以看得出,里面装着好几条肥硕的黄鳝,在狭小的空间里,互相之间挤来挤去,泛起黏腻的小泡泡。
“够了,”林初夏点点头,“等我们再帮爹娘做一会儿事情,就回去把这些黄鳝给做出来。”
春风从四面八方吹过来,吹得林初夏额头上的发丝微微的拂动,脸上也因为方才修田坎出了汗的缘故,泛起浅浅的红晕。
这小姑娘,模样好像也还行。
看着她,秦遇安忽然想到。
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将他自己也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又赶紧摇了摇头,想把那些奇怪的想法给赶走。
“相公,你怎么了?”见他这样,林初夏又抬起头,好奇问道。
“没什么,娘子啊,你教我补田坎吧。”他回答。
此话一出,跟在身后赶来的孙玉贞,吓得差点一脚踩空,摔在田里。
自己这个儿子,终于懂事了啊,竟然会主动要求学着做这些事情了,真是老天爷保佑!
“这种事情,我来教你就行,初夏怎么能做这些事?”她上前,拿过了林初夏放在一边的铁耙。
“哦。”秦遇安撇撇嘴,一脸不情愿的跟着走了。
虽然他是想学来着,但是这换了一个人来教,自己的心里,怎么就变得那么不情愿呢?
手里的活儿被人抢了,林初夏又只好看着自家公爹耕田。
这个时代的人,已经发明出了曲辕犁,和现代时的犁头,差别不算很大,看来,也没有自己能够施展拳脚,改进农具的机会了。
也是,本就常年和田地打交道的人,怎么会不知道改进农具呢?自己到底还是被从前看的那些小说给误导了。
古人的科技是落后,但古人不是傻子啊,泱泱农业大国,靠着田地吃饭的人,最清楚关于种地的一切事情。
她坐在田埂上,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干脆拿着镰刀,在田埂上挖起了折耳根。
现在的折耳根还算嫩,生在田埂边上,密密匝匝的,顺着根往下挖,可以挖出很长的根来。
到底是自家的田埂,林初夏挖折耳根的时候,挖得不深,可即便如此,还是很快就挖了一大把。
最后她又在地里薅了一小撮野葱,一小把紫苏叶。
在乡下就是这样,只要自己手脚够勤快,绝对饿不到,只是像折耳根这种东西,挖起来太过于浪费时间,每次做这些事情的,反而是孩子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