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有眼尖的市民却从士兵队列的缝隙里,看见步兵队伍最前面,一个士兵牵着的一匹马上,绑着一人。
&esp;&esp;脸色惨白,嘴里塞着布团,身上血迹斑斑,双臂从上部断开,不是杨国栋却是谁?
&esp;&esp;顿时惊叫起来,指着杨国栋点点戳戳。
&esp;&esp;街道两边行人闻声看去,惊呼声顿时此起彼伏。
&esp;&esp;等这波惊呼之声渐渐平息下来,路人心知必定是发生重大变故。
&esp;&esp;一时之间反而不敢再大声喧哗,闹市之中一下变得寂静起来。
&esp;&esp;只听得零星的交头接耳之声,和队伍踏踏的脚步声。
&esp;&esp;队伍行进到察院门口时,张可大勒马停住,整个队伍也跟着停了下来。
&esp;&esp;张可大转身对姜曰广道:
&esp;&esp;“姜大人,一应事务还当和孙巡抚交代一番!”
&esp;&esp;“这是自然!”姜曰广点头。
&esp;&esp;张可大随即跳下马来,转身对一个参将吩咐道:
&esp;&esp;“汝等在门口等候,不可擅离,我稍后便出来。”
&esp;&esp;随后让人把杨国栋从马背上拖下来,两人一左一右夹住。
&esp;&esp;姜曰广此时也下马。
&esp;&esp;扮作他随从的朱由检、汪汝淳、陆云龙、张岱、柳敬亭,还有以张渊为首的侍卫营二十四个卫士也都纷纷下马。
&esp;&esp;一行人按序进入察院大门,绕过照壁,进入正厅。
&esp;&esp;正厅内此时有两个衙役值守。
&esp;&esp;姜曰广此时也老实不客气,便在正中间的座位上坐下。
&esp;&esp;衙役一时摸不着头脑。
&esp;&esp;张可大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两个衙役当即飞奔出大厅后门,向登莱巡抚孙国祯通报去了。
&esp;&esp;也就片刻功夫,就见一个胸前绣着孔雀图样的三品文官,领着四个随从,从后堂大步走了进来。
&esp;&esp;一进来就向着座位上的姜曰广连连拱手,高声叫道:“姜老先生,学生来迟,有失迎迓,恕罪则个。”
&esp;&esp;姜曰广也连忙从座位上站起,还礼道:“孙大人说的哪里话,是学生来的突然。”
&esp;&esp;朱由检听见两人互称学生,心中暗笑。
&esp;&esp;他见这孙国祯年纪分明比姜曰广还大上五六岁,却叫姜曰广老先生。
&esp;&esp;但随即想到,按明代官场习惯。
&esp;&esp;只要对方不是自己晚辈或直接下属,哪怕比自己职位略低,或年纪还小几岁,都可以用老先生做尊称,而自称学生。
&esp;&esp;当然究竟怎么称呼也看各人脾气,有些官员更喜欢称兄道弟。
&esp;&esp;姜曰广又和孙国祯寒暄客套了几句,然后迅速把自己来登州的身份和使命说了一下。
&esp;&esp;孙国祯应承不迭,说道:
&esp;&esp;“既然是皇上特命姜大人为督运东江军饷钦差,学生自当全力配合。”
&esp;&esp;说毕,他眼睛扫了一下被押在堂下的杨国栋,皱眉问道:
&esp;&esp;“这杨总兵,怎么……”
&esp;&esp;他话还没说完,姜曰广就打断道:
&esp;&esp;“不瞒孙老先生,学生此来登州,奉陛下之命,一是提督军饷,二来也是查处杨国栋。早有人弹劾他和魏阉勾结,为非作歹,贪虐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