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我没说是罗大人。&rdo;何茂才立刻跳了起来,头上的帽带也歪到了一边。
&ldo;这次的赈灾使不就是罗大人吗?&rdo;谭纶端起茶杯不急不忙的喝了一口。
&ldo;你……&rdo;何贸才一边理着披在身上的帽带一边问道,&ldo;是不是胡宗宪他叫你回来的?&rdo;
&ldo;在下从台州回来的时候胡部堂已经去了宁波,听藩台的意思,倒似我不该回杭州?&rdo;谭纶微微一笑,&ldo;况且,臬司衙门的事儿似乎不归着布政司管吧。&rdo;
&ldo;行,那我就不管,你就去叫胡宗宪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吧。&rdo;何茂才气呼呼的坐了下来。
第二卷浪卷江南第十六章脚底抹油
新年快乐,鼠年大吉!
……………………………………………………………………
当天的晚膳,是在扬州盐商王崇义家用的。王家是大明仅有的两家圣纲盐商之一,王崇义的三弟又是河南布政使王崇古,丰盛自不必说。只是萧墨轩心里装着事儿,脸上又得强作欢颜,那些美味佳肴进了嘴里也是索然无味。
等回了驿馆,左思右想,觉得有几分窝囊。可翁大立,郑必畅和罗龙文都在扬州,自个也不好先行离开,一身的力气竟似没地方使。于是只盼着萧四能快些到杭州,见了谭纶,兴许会有些交代。
翁大立也住在驿馆里,离萧墨轩住的地方并不远。这时的他,也是辗转反侧。
郑必昌要的粮,到底是该借还是不该借。看眼下的情形,若是借,只怕便是和裕王爷对着干。裕王爷是大明朝的储君,即使不为自己想,也得为自个的子孙想想。可若是不借,看郑必昌焦急的样子,浙江的灾民八成已经断了粮,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况且事后说不定还在严阁老那里交代不过去。
在床上直翻到了天边发白,翁大立才算拿定了主意。既然谁都得罪不起。那……只有自己脚底抹油了。
&ldo;各位大人,翁抚台吩咐下官和各位大人说一声,南京那边来报,说是水后出了疫病,翁大人担心波及京都,已经先行赶回去了。&rdo;等天亮之后,萧墨轩等人刚用过早膳,扬州知府盛仪便欠身上前说道。
&ldo;啥?他回南京去了?&rdo;郑必昌火烧屁股般的跳了起来,他走了,自己借粮的事儿找谁去。
&ldo;郑大人回去了?&rdo;萧墨轩闻言心里却是一喜。
&ldo;今个就由下官陪着几位大人吧。&rdo;盛仪又欠身笑道。
&ldo;哎,不用。&rdo;萧墨轩不等郑必昌和罗龙文开口,先站了起来,&ldo;既然翁大人已经赶回去处理水灾的事宜了,我等若仍只在此游乐,岂不有负圣上所托。&rdo;
&ldo;那……&rdo;盛仪迟疑的看了看罗龙文,又看了看郑必昌。
两人本来倒还想说两句,可却被萧墨轩先抢了话,一顶大帽子扣了下来,大的可以压死半条人命。
&ldo;那……郑大人,我们是不是先把这些粮,给运到杭州去?&rdo;罗龙文略有些迟疑的看了看郑必昌。
事到如今,郑必昌想不答应也不行了。若是赈灾的粮再不到浙江,只怕真的会乱起来。咬了咬牙,点了点头。
就在萧墨轩他们一行人刚登上船的那一会,萧四也拿着张居正的亲笔信笺走进了在杭州的浙江按察使司的大门。
………………………………………………………………
赈灾船队驶出邗沟,进入长江,一路正是顺水。挂起船帆,上百条船一路疾驰,又转进太湖,天黑前便就到了杭州。
郑必昌在出发前已经派出了快船来报,所以等萧墨轩一行人抵达杭州的时候,何茂才和谭纶等人已是候在了码头上。
&ldo;胡汝贞怎么没来?&rdo;罗龙文朝码头上看了一眼,并没有看见胡宗宪的身影。
论公,他是钦差赈灾使,严阁老面前的红人;论私,自己和胡宗宪也有好几年的交情。可眼下这码头上,却实实在在没有见到胡宗宪的身影。
&ldo;胡部堂想是忙于军务,无暇来迎。&rdo;郑必昌听了罗龙文在问,心里也是一动,看了看身边的萧墨轩,把话缩回去半句。
&ldo;哦,那他便忙他的吧,我们这些无事的人,怎好屈他的尊驾。&rdo;罗龙文鼻子里哼出两股粗气,当先向船下走去。
&ldo;百姓可都安抚好了?&rdo;郑必昌故意放慢脚步,扯过何茂才问道。
&ldo;那些个百姓不过是要粮,听说朝廷赈灾的粮船来了,也都散去了。&rdo;何茂才仍心有余悸的说道。
&ldo;那就好。&rdo;郑必昌松了一口气,&ldo;下面的事可得盯紧点,切莫再闹出事儿来。&rdo;
&ldo;我这里自然是没问题,只怕……&rdo;何茂才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谭纶。
&ldo;钱粮帐册都归你布政使管,他也只能看看而已。&rdo;郑必昌把脚步放的更慢些,&ldo;再说,那个姓萧的愣头青在浙江又呆不长。&rdo;
杭州官驿。
&ldo;哎呀,少爷,可把小的给想死了。&rdo;萧墨轩刚踏进驿站大门,萧四便大呼小叫的靠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