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石勒一进城,城门官就明白要出事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如潮水一般涌进蓟城,那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很快,当这座城市刚刚苏醒的时候,就已经完全被石勒的大军控制了。王浚的军队全部跑得干干净净,除了王浚。王浚还等着石勒来拥他为帝呢。
石勒让人去王浚的府上&ldo;请&rdo;他出来,王浚这才明白自己真的是上当了,皇帝当不成了,就连一方诸侯也没戏了。石勒高坐在王浚坐过的位置上,斜眼瞧着这个被自己玩得团团转的家伙,心想这种弱智怎么当年也曾经叱咤江湖,和自己争夺天下?答案只有一个:利令智昏啊。
王浚大骂石勒是小人,石勒反驳道:&ldo;你身为晋朝的臣子,据险而守,手握重兵,为什么汉国侵凌晋室,你不救援?为什么还想当皇帝?你不是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么?我和你比起来,谁更小人呢?&rdo;骂完之后,不容王浚再辩,命人推出去斩了。
刘琨本想等石勒去取幽州时抄石勒的后路,哪知道石勒仅十日便取了幽州带兵而回,只好罢兵。这时,长安传来诏书,长安危急,命他速去增援。这一年是西晋建兴二年,刘聪再一次派兵去攻长安。这一次不再派刘曜了,而是派赵染为将,率军五万西去。赵染就是当年欲当冯翊太守,却被司马模拒绝,于是叛晋降汉的那员大将。赵染此次攻晋,并不顺利,被索阻在新丰城下,一连数日无法前进。不久,刘琨带一千精骑前来驰援,麹允也率军增援。赵染大败,北逃的时候又遇到麹昌带兵赶到,被麹允的弓弩手射得如刺猬一般,五万兵马,全军覆没。
刘聪闻讯,不由长叹:&ldo;看来晋朝仍然很强大啊,要灭晋室太难了。&rdo;
汉国这边的愁苦不说,长安那里却是信心倍增。索、麹允见汉国一败再败,认为收复失地的机会来了,便欲请司马邺再次下诏联军攻汉。上次诏令四方起兵,刘琨因无兵可出,王浚欲自立为帝,所以没能出兵;不过江东的司马睿一直没有消息,连个不出兵的理由都不给。难道司马睿也有不臣之心?所以这回索、麹允奏请司马邺再催促一下司马睿。晋愍帝于是又下诏,加封琅琊王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南阳王司马保为相国。派殿中都尉刘蜀为使臣,赶赴江东,催促司马睿北伐。此年为建兴二年(313)。
王敦与陶侃
刘蜀这次来催司马睿出兵,司马睿要是再拒绝那就太没有道理了。其实这个时候,江东正在打一场大仗。
前面说到李雄占了巴蜀之地,赶走罗尚,自称成都王,两年后称帝,国号大成。李雄的父亲李特有兄弟五个,后来只剩了老五李骧。李骧脱离了李流,自己在乐乡(今湖北松滋市)另立门户。王衍的亲弟弟王澄正在荆州做刺史,(王衍是司马越时代时的重要人物,曾经执掌朝政五年以上,后被石勒杀死)诱降并杀李骧后,又将李骧手下八千余人全部淹死在长江,并扬言,要把荆州的流民全部杀尽。两湖间有流民四五万户,人口二十余万,听说王澄要把他们灭了,而且王澄已经淹死了八千人,这一次也一定不是说着玩的,再想老老实实做良民肯定是做不成了,没办法,反吧!这帮人在万般无奈,一百个不情愿的情况下,为了能活下去,只好起义去和王澄拼个你死我活。
时任湖南醴陵县令的杜弢由于同情流民,被公推为首领。杜弢当然也有自己的一番抱负,也想割据一方。北方已经有了数路诸侯,为什么自己在南方就不能有一块自己的地盘呢?他自命为梁、益二州牧领湘州刺史,带十万流民先向北攻取长沙,擒获湘州刺史荀眺,再向南占领广东和广西,又向东攻下武昌。荆州刺史王澄派兵去攻杜弢,接连打了几个败仗。王澄干脆一路向建康狂逃,撂挑子不干了。但两湖和两广之地不能这样白白地放弃啊,晋琅琊王司马睿便派周接任荆州刺史,又以扬州刺史王敦为征讨大都督,陶侃为武昌太守,周访为浔阳太守,甘卓为历阳内史,起兵数路前往。这一年是永嘉五年(311),就是洛阳城破,晋怀帝被俘的那一年。司马睿和杜弢的这一仗一打就是五年。
那个惹祸的王澄也没有好下场,他听到朝廷并没有治自己的罪,而是改派刺史,并派大军前来征讨杜弢,心情大好,一路游山玩水向建康而来,路上遇到王敦的大军,自然免不了要拜访一下。王澄和王敦都是刺史,官位是平等的。但当时是讲出身的。王澄家族的社会地位相当高,王澄又是个没事找事的主,在席上几次说话轻辱王敦。王敦当时就火了,但见王澄带着几十个侍卫,自己也没做好杀人的准备,所以强忍下这口恶气。第二天,他再请王澄赴宴,这一回准备了精勇的武士,把刀磨得锋利无比,又把王澄的侍卫支到另一席,然后在席间就把王澄勒死了。王澄临死前还不明白王敦为什么杀他,叫喊着不服。王敦也不和他多言,杀死王澄之后和大家解释,自己发现王澄和杜弢一齐谋反的证据,所以先将此人杀了。国家正用王敦之际,王澄人缘又不是很好,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也只好假装相信王澄谋反。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再说周刚到荆州便被杜弢围困在浔水城,周又打不过杜弢,便向武昌太守陶侃求援。陶侃和明威将军朱伺带兵去救,等来到浔水城,杜弢已经退兵两日。周出城来迎:&ldo;陶兄啊,你可是来了。杜弢这小子一听你要来,两天前就吓跑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