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剧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rdo;最后变化引用苏东坡的名句:&ldo;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rdo;劝他父亲要知足常乐,切莫想当皇帝。袁世凯看了儿子的诗,赫然震怒,立刻把他软禁起来,也就是这两句使他看了最头痛,最不能忍受的。
另一首:
小院西风向晚晴,嚣嚣恩怨未分明。
南回孤雁掩寒月,东去骄风动九城。
驹隙去留争一瞬,蛋声吹梦欲三更。
山泉绕屋知深浅,微念沧波感不平。
这起首两句,&ldo;小院西风向晚晴,嚣嚣恩怨未分明。&rdo;全神贯注,在当时民国成立之初,袁世凯虽然当了第一任大总统,但是各方议论纷纷,并没有天下归心。所以便有&ldo;嚣嚣恩怨未分明&rdo;的直说。所谓向晚晴,是暗示他父亲年纪已经老大,辛苦一生,到晚年才有此成就,应当珍惜,再也不可随便乱来。
&ldo;南回孤雁掩寒月,东去骄风动九城。&rdo;南回孤雁,是譬喻南方的国民党的影响力量,虽然并不当政,但正义所在,奋斗孤飞,也足以遮掩寒月的光明。东去骄风,是指当时日本人的骄横霸道,包藏祸心,应当特别注意。
&ldo;驹隙去留争一瞬,安声吹梦欲三更。&rdo;古人说,人生百岁,也不过是白驹过隙,转眼之间而已。隙,是指门fèng的孔阀。白驹,是太阳光线投she过门窗空隙处的幻影,好比小马跑的那样快速。这是劝他父亲年纪大了,人生生命的短暂,与千秋功罪的定论,只争在一念之间,必须要作明智的抉择。留声吹梦,是秋虫促织的鸣声。欲三更,是形容人老了,好比夜已深,&ldo;好梦由来最易醒&rdo;,到底还有多少时间能做清秋好梦呢?
&ldo;山泉绕屋知深浅,微念沧波感不平。&rdo;&ldo;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rdo;人要有自知之明,必须自知才德能力的深浅才好。但是,他的父兄的心志,却不是如此思想,因此,总使他念念在心,不能平息,不能心安。
这是多么好的两首诗。所以引用它,也是为了说明历史的经验,证明老子四不的告诫,是多么的正确。袁克文的诗文才调,果然很美。但毕竟是世家出身的公子,民国初年以后,寄居上海,捧捧戏子,玩玩古董,所谓&ldo;民初四大公子&rdo;之一。无论学术思想,德业事功,都一无所成,一无可取之处。现在我们国诗论诗,不论其人。我常有这种经验,有的人,只可读其文,不必识其人。有的人,大可识其人,不必论其学。人才到底是难两全的。至于像我这种人,诗文学术,都一无可取之处。人,也未做好。只好以&ldo;蓬门陋巷,教几个小小蒙童&rdo;勉强混混而已。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曰远,远日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下大老母
在前面几章我们连续谈到道的妙用,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在种种为人应事的行为上。现在《老子》本书,又回转来而进一步说明&ldo;体用合一&rdo;的道理。然而,究竟&ldo;道&rdo;是什么?什么是&ldo;道&rdo;呢?这是最根本的哲学问题。但在《老子》本书中,已处处以各式各样别出心裁的语言文字,要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并且它已用或显或隐的文字言语来表达,透露了个中消息,本不需要后人画蛇添足,多加注解。
《老子》五千言,洋洋洒洒,信手拈来,道的真相,答案自在其中。第一章一开头便直截了当地说:&ldo;道可道,非常道&rdo;。颇有拨云见日之势,一笔扫开所有相对名言的障碍。现在本章又说:&ldo;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rdo;。
自古以来,很多人研究《老子》,竟有不少认为老子是偏重于物的&ldo;唯物思想者&rdo;,现代一般人,受到西洋哲学的影响比较深刻,有更多认定,向唯物思想方向作注解。这种错用现代意识或西方观念,附会中国古文的文意,因此而使人认识不清,个人实在不敢苟同。老子在书上从头至尾所表达的理念,是在说明宇宙与生命的存在是&ldo;心物一元&rdo;的,殊无可疑。
&ldo;有物混成&rdo;,这个&ldo;物&rdo;字,并不同于现代人所了解的&ldo;物质&rdo;观念的物字,这一关键,前面已曾提过,古代&ldo;物&rdo;字的含义,等于现在一般口语中的&ldo;有一个东西&rdo;,这个&ldo;东西&rdo;,可指非物质的存在状况,例如精神、心理或者&ldo;力&rdo;、&ldo;能&rdo;等等,也可代表物质之&ldo;物&rdo;。此处&ldo;有物混成&rdo;的物,是&ldo;道&rdo;的同义字,这个道的内涵,包括了物质与非物质,是&ldo;心物一元&rdo;混合而成的。
这种&ldo;心物一元&rdo;的思想观念,源自《易经》。《易经》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根本,哲学中的哲学,经典中的经典。中国的文化思想,始终是讲&ldo;阴&rdo;&ldo;阳&rdo;两个符号,以二者彼此之间的相互变化、相生相克,从中去建立它的宇宙观、伦理观。如果我们以&ldo;阳&rdo;为精神的代号,那么&ldo;阴&rdo;则为物质的代号,阴阳配合,心物互融,便创化衍生了从极微到至大,应有尽有、无穷无尽的有情世界与无情世界。
然而,心物还只是一体所现的两面,这个浑然一体的道,它是&ldo;先天地而生&rdo;,宇宙万有的形成与消灭,全是它的功能所起的作用。在南北朝时代,南朝梁武帝时,有一位禅宗大师傅大士(傅翁),他的悟道偈就说:&ldo;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rdo;。此一泻颂中所表达的思想,乃是中国道家老子思想与佛学合流的典型。
&ldo;有物先天地&rdo;,它本无形象,先于天地的存在,宇宙万有的本来就是它。一切万象的种种变化,生起与消灭,那只是两种不同的现象而已,虽然与这超越一切事物的&ldo;道&rdo;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却无法影响它的本质。等于我们日常所熟悉的光明与黑暗一样,明来暗去,暗来明去,明暗二者的交互转换,只是两种不同现象的轮替,那个能作明作暗的本身,并不随着明暗的变化而生灭;但是它的功能妙用,就表现在日夜明暗的来来往往之间。所谓形而上的道、本体,其实已经彻底地、无所隐藏地显现在它所创造的万象万境中,本体与现象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而佛家所讲的&ldo;缘起性空,性空缘起&rdo;,可以说是这个道理进一步的诠释与发挥。
那么,&ldo;有物混成,先天地生&rdo;,究竟是怎么的一种情况呢?老子形容说:&ldo;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rdo;老子的思想与印度的佛学对形而上道的表达有所不同,佛学到最后只以一个&ldo;空&rdo;字代表,而老子则用&ldo;寂&rdo;用&ldo;寥&rdo;。寂是绝对的清虚,清静到极点,毫无一点声色形象。&ldo;寥&rdo;是形容广大,类同佛学的&ldo;无量无边&rdo;。
佛家专用的名同&ldo;空&rdo;,是从道体的原则上说;而道家所用的&ldo;寂&rdo;、&ldo;寥&rdo;,则是形容其境界与现象,在表达上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缺点。谈&ldo;空&rdo;,难免有人会误认为是断灭思想;说&ldo;寂&rdo;说&ldo;寥&rdo;,又易使人执著一个现象,落在境界的案臼中。
老子说这个道,&ldo;寂兮!寥兮!&rdo;,清虚寂静,广阔无边,没有形象声色可寻,永远看不见、摸不着;&ldo;独立而不改&rdo;,超越于一切万有之外,悄然自立,不动声色,不因现象界的物理变化而变化,不因物理世界的生灭而生灭。但我们在这里要注意,老子说的是&ldo;独立而不改&rdo;,他并没有说&ldo;独立而常住&rdo;。&ldo;常住&rdo;,让人感觉是指具备形象的实有,但道并不适合以实有称之。因为它&ldo;非心非物&rdo;,可是也不能说不是实有,因为它&ldo;即心即物&rdo;。&ldo;周行而不殆&rdo;,它无所不在,在在处处都有道。不论&ldo;物&rdo;也好,&ldo;心&rdo;也好,都有它的存在,永远无穷无尽,遍一切处。&ldo;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rdo;这个东西是一切宇宙万有的根本,具足一切的可能性,实在很难用一般世间的语言文字来形容,所以我们中国古代的老祖宗们,不得已,姑且叫它做&ldo;道&rdo;,以&ldo;道&rdo;来统括所有万法的究竟归处。
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
道之为名,在原始的中国文化,是超然于宗教性质的代名词,西方哲学称之为&ldo;第一因&rdo;,但在内涵上彼此仍有差别之处。以宗教性的名词来说,基督教、天主教叫它&ldo;上帝&rdo;、&ldo;主宰&rdo;、&ldo;神&rdo;,伊斯兰教叫它&ldo;阿拉&rdo;,佛教则以&ldo;如来&rdo;、&ldo;佛&rdo;来称之。像这一类的宗教性字眼,一般人很容易根据自己的知识、习惯以及下意识观念,在自己的心理意识上,构成另一种偏离原意的想象概念,混淆不清,甚至都蒙上了一层浓得化不开的神秘色彩。譬如我们一提到&ldo;上帝&rdo;,差不多都把它想成一个能控制一切,主宰一切,拥有宇宙最大威权的神明。而一提到&ldo;如来&rdo;,大部分人的观念马上想到坐在寺庙大殿上,低眉垂目、不食人间烟火的&ldo;塑像&rdo;。这种单凭一己的好恶与想象所形成对形而上真理的认识,其中牵涉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