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陈独秀经典句 > 第15章(第1页)

第15章(第1页)

夏历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上海法租界嵩山路南口吉谊里21号陈独秀寓所,主人正一手挥扇,一手执笔,加紧编排更名后的《青年》杂志2卷1号,新杂志取名《新青年》。陈独秀对来访的汪孟邹说:&ldo;新青年旧青年间有绝对鸿沟。我主张新青年要身体强壮,斩尽做官发财思想,自力创造幸福,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rdo;汪孟邹说:&ldo;你把延年、乔年放到外边,大约是这个思想的实验吧?&rdo;陈独秀点头说:&ldo;他们补习法语,不是坏事。我向来主张靠自己力量创造前途。&rdo;去年夏天,陈独秀带信到安庆,叫在全皖中学读书的延年带弟弟乔年到上海。这时,家中还有女儿玉莹及小儿子松年,生活来源主要靠昔凡留下来的一点店面、田产租金。延年、乔年刚到上海时和父亲、姨妈住一起,后来延年到法国巡捕房附设的法语学校学习法语,半工半读,弟兄俩便搬出来独居,自闯人生。

听到讲延年、乔年,高君曼对汪孟邹说:&ldo;我留他们弟兄俩住家里,老的不同意,小的不愿意。传出去,都是我不好。&rdo;&ldo;没有的事,延年、乔年人小志气高,现在学了法文,将来可去法国留学,是件好事,是件好事。&rdo;汪孟邹安慰高君曼说。

高君曼不忍心,几次在陈独秀面前嘀咕:&ldo;还是让孩子回来住吧,怪可怜的。再说,人家怎么说我呀?&rdo;陈独秀不耐烦地说:&ldo;让他们吃点苦,没有错。你这样做是姑息养奸呐。&rdo;

《新青年》在国内有发行处74处,国外已发行到新加坡,陈独秀计划撮合&ldo;亚东&rdo;和&ldo;群益&rdo;两书店,合并成一家。他决定和汪孟邹去北京集资招股。

8月21日,胡适翻看去年的1卷3号《青年》杂志,见陈独秀称赞谢无量长律为&ldo;希世之音&rdo;,称为&ldo;子云、相如而后,仅为斯篇&rdo;,觉得陈独秀也太夸张其词了。

陈独秀提出废除古典主义,而谢无量长律少说也有100处用古典套语。而且用得不当!不对!不工!不过押韵罢了,在长律中只能算得上下品。不要说子云、相如,就是元白柳刘,又哪里能比呢?他在给陈独秀的信里,谈到了最近思考的文学革命八事。文学革命必须要8个条件,即不用典、不用陈套语、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不摹仿古人、须言之有物。这8个条件,也是自己以前提到的文言文三大病的补充。在美国的朋友反对自己的活文学的实验,胡适希望在国内找到支持者。

信发出不久,胡适收到陈独秀8月13日的来信,可谓心有灵犀,去信和来信在路上撞车了。自己信中的几个问题,陈独秀都提到了:《决斗》译文将在《青年》杂志2卷1号刊出,他要自己利用功课之暇,为《新青年》多译短篇名著如《决斗》者,以为改良文学之先导。

中国文学界的雷声

1916年10月1日,《新青年》2卷2号出版。康有为9月20日发表致总统总理书,主张&ldo;以孔子为大教,纳入宪法&rdo;。陈独秀则主张学习西洋文明,&ldo;不必远道乞灵于孔教&rdo;。陈独秀没有意识到,他已吹起了打倒孔家店的进军号角。

另一件使陈独秀得意的事是,他第一次发表了大洋彼岸胡适几个月前寄来的信,尽管这位未见面的朋友,对他在1卷3号谢无量长诗前写的按语不以为然,字里行间流露了不屑一顾诸子的神气。陈独秀和谢1904年就在一起办《国民日日报》,胡适当然不知道这层关系。但胡适在信中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八不主义,眼光敏锐,令陈独秀嗟哦半日。胡适在信中称赞陈独秀&ldo;洞悉世界文学之趋势,又有文学改革之宏愿,故敢贡其一得之急&rdo;,这几句话,更使陈独秀心里乐悠悠的。细读胡适的八不主义,除第五条讲文法之结构,第八条讲言之有物,陈独秀感到不甚理解外,其余几条,陈独秀视之为中国文学界的雷声。

胡适的名字由此风靡学界,这也是陈独秀、胡适本人始料不及的。

10月5日,陈独秀给胡适写信,希望他作写实文学,切实作一改良文学论文。这一期《新青年》刊出胡适小说译作《决斗》,但校对失误不少。陈独秀说:&ldo;下次来文当亲为校对,以赎前愆。&rdo;

11月28日,陈独秀和汪孟邹住进北京前门中西旅馆64号。一天,陈独秀在琉璃厂附近遇到在北大教书的沈尹默(沈君默),两人喜出望外。分手后,沈尹默在北京医专校长汤尔和面前推荐陈独秀,说:&ldo;如见蔡校长,可引荐陈君。&rdo;汤尔和早就认识陈独秀,光绪廿八年冬,他们在日本一起发起成立了&ldo;青年会&rdo;。

事后,汤尔和对蔡元培说:&ldo;文科学长如未定,可请陈仲甫。&rdo;蔡元培翻了翻沈尹默留给汤尔和的《新青年》,说:&ldo;陈仲甫,知道。日俄战争时,我在上海编《警钟》日报,刘申叔告诉我,陈仲甫一个人坚持在芜湖办《安徽俗话报》。&rdo;

二次革命失败后,蔡元培偕夫人黄振玉赴法,一去三年,因此没有看到《新青年》。翻了翻《新青年》,蔡元培决定聘陈独秀。12月26日上午,陈独秀起床开门,发现蔡元培端坐在门外的凳子上等候,大吃一惊。头天晚上,陈独秀和汪孟邹出门看戏,回来迟了,早上贪睡了一会,想不到让这位老翰林久等了。&ldo;蔡先生德高望重,怎敢屈你大驾光临?&rdo;陈独秀满面笑容,急忙将蔡元培引入室内。蔡元培50岁,和十几年前在上海组织暗杀团相比,明显老多了。但乌黑的分头,精巧的金丝眼镜,浅浅的山羊胡子,除了保留了当年朴实敦厚之外,又增添了学者深邃智慧的风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