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她不挑食,每道菜都吃的格外香,每顿饭她都绝不会剩一点在桌上,跟饿死鬼投胎似的。
&esp;&esp;而每每瞧她吃饭,他似乎也能多吃一些。
&esp;&esp;用完早饭,刚唤小二收走碗筷,玄烛便回来了。
&esp;&esp;他进屋见谢蘅在摆弄茶具便要上前接手,但谢蘅拒绝了。
&esp;&esp;他嫌玄烛煮的茶不好喝,将乌焰唤了进来。
&esp;&esp;玄烛默默地的看了乌焰一眼,眼底仿佛带着几分哀怨。
&esp;&esp;乌焰只当不知。
&esp;&esp;柳襄将他们的动作神态尽数收入眼底,托着腮轻轻笑了笑。
&esp;&esp;谢蘅身边的人好像都挺有意思的,尤其是这玄烛,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谢蘅本人。
&esp;&esp;谢蘅让人将高嵛成喊了过来,才朝玄烛道:“说吧。”
&esp;&esp;玄烛遂将自己查到的情况仔细禀报。
&esp;&esp;“回世子,属下去看了平堰城外所有辖区,有几个镇子是空了的,据闻是遭了荒逃难去了,还有些镇子人口骤减,大多都说是他们有亲戚发达了,将族谱上的全都迁到了城中。”
&esp;&esp;“这是一部分迁走的户口名单。”
&esp;&esp;谢蘅接过来粗粗扫过,在一个名字上略作停留,最后落到某一处,才皱眉抬头看向高嵛成。
&esp;&esp;“你在这名单之上。”
&esp;&esp;柳襄闻言一愣,正要站起身凑过去看,谢蘅便将名单递给了她。
&esp;&esp;柳襄接过来一看,果然,高嵛成在名单之上!
&esp;&esp;而他名字的后方写着高家湾。
&esp;&esp;她皱起眉头抬眸看向高嵛成。
&esp;&esp;高嵛成在京报的户籍可是平堰城内户口!
&esp;&esp;这么大的事他为何先前不说!
&esp;&esp;高嵛成盯着柳襄手上的名单,眼底隐有恨意翻滚。
&esp;&esp;乌焰和玄烛同时瞥了他一眼。
&esp;&esp;好半晌,他才压下杀气道:“是,下官的户籍本该在平堰高家湾。”
&esp;&esp;他选择隐瞒是因为他并不十分相信谢蘅,若是谢蘅连这件事都查不到,便不可能在这案子上有所作为,但他确实没想到,谢蘅会查的这么快。
&esp;&esp;谢蘅目光淡淡的盯着他,道:“此时可以说了?”
&esp;&esp;柳襄见此心中顿时便有了猜测。
&esp;&esp;高嵛成递给谢蘅的那道折子是按了多日的,足矣可见他有多谨慎,且他与谢蘅并无太大的交集,只是因为在朝堂之上谢蘅弹劾了太子和二皇子两边的人,没有参与党羽之争,他才敢在谢蘅身上赌一赌。
&esp;&esp;既然是赌,那他自然不会完全信任谢蘅。
&esp;&esp;高嵛成起身后退一步,跪下道:“先前下官隐瞒了此事,请世子责罚。”
&esp;&esp;他其实敢赌谢蘅,也是因他知道谢蘅的名声,眦睚必报,我行我素,在京中没有人能压在谢蘅头上,因陛下盛宠,也因太子二皇子对他多有宽容。
&esp;&esp;且谢蘅与二皇子走得近,一直传闻谢蘅要入三司,但最后他进了御史台,在朝上连着弹劾了十人,包括虞阮家两家的主家嫡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