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斜轸一死,对辽军上下打击甚大,不过,对大宋朝的赵官家,自然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宋大帅未战先怂
咸平二年(999)九月,萧太后和辽圣宗车仗到达南京。辽圣宗耶律隆绪传令,以皇弟梁王耶律隆庆为先锋,大军开始南征伐宋。
战报传到东京,枢密都承旨王继英,以契丹大入,请真宗北巡,真宗答应了王继英的奏请。随即派他驱车先行出发,传谕镇、定、高阳关诸路,打扫行宫,查对行宫储备的粮草,并传达皇上旨意,安抚慰劳前线将士。
辽军大举入侵,告急文书传至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傅潜那里,都部署就相当于一个军区司令,位高权重。别看穿上衣服,人五人六的,其实傅潜就是个大草包。此人城府极深,却贪生怕死,胆小如鼠。真宗选这样的人来做三关大帅,真是看走眼了。
傅潜,冀州衡水人,年轻时在奉州大将张廷翰手下做事。后来被太宗召置左右,成为太宗府邸旧臣。太宗即位,傅潜隶属於殿前左班,三次升迁为东西班指挥使。
从太宗征太原,一天之内,两次被流箭射中。又随从征讨范阳,率兵先行到达涿州,与辽兵交战,生擒其五百余人。太宗见到辽兵遍地堆积的尸体和遗弃的器仗,不禁为之赞叹,擢升其为内殿直都虞候。
高梁河之战,太宗身中两箭,乘坐驴车玩命逃回涿州,傅潜作为随从,也就是从这时起,此人给吓破了胆。回师之后,太宗道:“潜从行有劳,奖赏不够”,复加马步都军头、领罗州刺史,后迁任曰骑、天武左右厢都指挥使,领云州防御使。
雍熙北伐,傅潜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兵败于拒马河,责授右领军卫大将军,自检校司徒降为右仆射,削功臣爵邑。至道年间,出为延州路都部署,知镇州。
真宗即位,傅潜兼忠武军节度使,数月后被召回。咸平二年,出任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
傅潜手下有八万步兵、骑兵,全都自置铁檛、铁棰。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来势汹汹的契丹铁骑,主帅傅潜未战先怯,不敢迎敌,让这八万步骑龟缩在定州城中。
一股辽军进至定州怀远驿,镇州钤辖,威虏军知州李继宣率麾下三千兵马迎战。李继宣和李继隆一样,都是大宋最能打的战神级硬汉,辽兵不支,拆桥而退。李继宣命令手下,迅速修复桥梁,狂追了五十里开外。
随后,李继宣多次请求主将傅潜出兵迎敌,定州城内其他将领也群情激昂,纷纷请战,想趁着敌人喘息未定,给予迎头痛击,让他们有来无回。此时,缘边州城也都发来告急文书,请求支援,傅潜把这一切全当做耳旁风,命令众将闭门自守,不准出击。
有的将领实在看不过去了,去找傅潜理论,傅潜大怒,“你们懂什么懂?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哪边凉快到哪边呆着去……!”将请战的将领都骂出去了。
宋军主帅怯战固守,甘当缩头乌龟,使得辽兵长驱直下。
不久,契丹攻陷狼山寨,倾其全部精锐攻打威虏军、宁边军。辽军一路斩关夺寨,傅潜一直按兵不动,这分明是要将大宋国土拱手让给大辽的节奏。
此时,前线跟后方之间的交通线早已断了联系。真宗得知消息,多次从小路派遣使臣,督促傅潜出兵,会同各路兵马合击辽军,傅潜依旧无动于衷。此人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宁愿丢官不愿丢命。
面对猪一般的队长,定州行营都部署范廷召、都监秦翰、大将桑赞等人再也无法容忍,他们天天聚在帅府外,请求傅潜遵旨出战。
连皇上的命令都敢违抗,区区几员副将,傅潜更不放在眼里了,他现在是油盐不进,谁劝都不管用。
老将范廷召是冀州枣强(今河北衡水枣强县)人,今年已经七十二岁,眼看辽兵荼毒生民,万里朱殷,故土家邦惨遭欺凌,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他是心如刀绞,如坐针毡。
范廷召以勇壮闻名。小时候,父亲范铎被乡里的无赖所害,范廷召长到十八岁,亲自手刃仇人,剖其心以祭父。为躲避官府追捕,跑到山上做了山大王。
范廷召擅长骑射,他所在地方,鸟雀皆绝,飞禽全被他弹射殆尽。一次出猎,有一群鸟飞过,范廷召发箭射击,一次射穿三只鸟,在场的人都被他的神技给惊艳到了。他非常讨厌驴叫,听到驴叫一定将其射杀。这种人只能适合当兵,不然他听到自己的婆娘整天在耳边嗡嗡嗡地乱叫,会作何反应。
人生何所求,利禄和功名。后周太祖时,范廷召应募任北面招收指挥使,出山为国效力。范廷召骁勇善战,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入补贴身侍卫,跟赵匡胤成为好朋友,跟随柴荣战高平、征淮南,升任殿前指挥使。
大宋立国,范廷召跟随太祖赵匡胤征讨李筠、李重进,参与宋灭北汉之战、雍熙北伐、徐河之战,屡立功勋,累迁至并代、环庆两路副部署。
因与魏王赵廷美走得过近而被贬,出任唐州马步军都指挥使。至道二年(996),范廷召与李继隆等五路出击李继迁,历经大小数十战,屡次获胜。其后,再任并、代两路都部署,转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河西节度使,定州行营都部署。
此时,面对这个窝囊废的上司,范廷召火就不打一处来,他指着傅潜的鼻子骂道:“你这厮性情胆小如此,连个老太婆都不如。”无论别人怎么说,傅潜始终装聋作哑,屁都不放一个。
都钤辖张昭允也上来劝说傅潜。张昭允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真宗赵恒第一任妻子章怀皇后的姐夫,属于皇亲国戚,深得真宗的信任。傅潜知道这回无法推脱了,他苦笑道:“贼兵势力如此强大,我等与之较量,只会白白地挫伤我军的锐气而已。”
范廷召不依不饶,说啥今天也要出兵迎敌。
在范廷召和众将领的一致要求下,好说歹说,傅潜这才答应分出骑兵八千人、步兵两千人交与范廷召,命他在高阳关迎击辽军,并许诺自己会派兵支援。
咸平二年(999)十一月十六日,真宗御驾出征,亲临河北前线,驻扎大名府。诏令銮驾所到之地费用开支,银子都由国库出,不给州县添麻烦。任命周莹为驾前军都部署,石保吉为行营先锋都部署。
范廷召领兵赶往瀛洲(今河北沧州河间市瀛州镇),立即向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去信求援,约定第二天合击辽军。
此时,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弟弟、梁王耶律隆庆率三万先锋军到达瀛州。面对数倍于己的辽军,范廷召在中山分兵御敌,列成方阵以待。
耶律隆庆问手下诸将,谁敢前去拒敌挑战。御前侍卫萧柳道:“如果能有一匹好马,那我就愿意先行冲锋。”
耶律隆庆笑道:“这再简单不过了。”随即命人给萧柳送来铠甲和坐骑。
萧柳,字徒门,淳钦皇后弟弟阿古只的五世孙,豳王萧排押的侄子,幼时养于伯父萧排押家中。萧柳聪慧多智,善写文章,膂力过人。统和年间,叔父萧恒德(驸马都尉,早年迎娶越国公主耶律延寿女)临终时向皇上举荐萧柳,辽圣宗将其诏入宫中,担任侍卫。
萧柳披挂整齐,跨上千里嘶风马,将浑铁点钢枪放到铁锅梁上,对众将拱手道:“我这就去冲击宋军阵营,诸位如果看到宋军阵形松动,请速速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