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温允愣了一瞬,接着笑了起来。他的长相本就有点女气,如今一笑,更是艳丽明媚。
“唐大人是个妙人。”
凡事讲究点到为止,唐慎憨厚地笑了笑,没再说话。
苏温允:“以前听到唐大人的名字,多是和傅大人、王大人联系在一块。听闻唐大人是姑苏人?”
“正是。”
“姑苏是个好地方啊,人才辈出,朝中不少官员都出自姑苏。远的不说,便说近的,如今的姑苏府尹是开平六年时的探花,本身就是姑苏人。至于前任姑苏府尹梁诵梁大人,更是一代大儒。”
唐慎心中一紧,他点头道:“是这样吗。”
苏温允微笑着看着唐慎:“是呀。”
两人没再说话。
等到了翰林院,唐慎说明来意,翰林院的官员立即将二人迎了进去。
今日在藏书阁当差的翰林学士是与唐慎不熟的一位,唐慎将人带到了,他对苏温允说:“苏大人,既然您已经到翰林院了,接下来便由肖大人引您去寻书吧。下官今日还有差事,先回宫了。”
苏温允道:“圣上既然说了由唐大人帮我,唐大人也无须这般着急,不若一起留下来看看?”
唐慎无法推脱,只能跟着苏温允、肖继来到藏书阁。
翰林院收藏天下书籍。除了皇帝的《起居注》是专门有额外的地方摆放,其他任何书籍,都得在翰林院有备份。哪怕是史官写的史书,往往也会直接把原本放在翰林院,请翰林院代为保管。
苏温允要找的是三年前的书。
他找的书品类特别多,有天文地理,还有那一年的各地官员调动资料。肖学士见苏温允竟然要找官员调动资料,他心中警铃大作,想起眼前这个煞星是干什么事的,急忙道:“地方的官员调动资料都是由吏部管理,哪怕是翰林院也没有完整的书籍记录,写的都不够全。如果苏大人想找,不如去吏部看看?”
苏温允道:“无妨,圣上只是想看看那年的事而已,没有完整的书也无大碍。”
苏温允找了十几本书,完全超出了赵辅说的“一本书”的范畴。可没人敢说他不对,肖继专门找了一个七品小官,让他帮苏温允把这些书搬到大理寺衙门。
这下唐慎真可以走了。到这时候,苏温允也没再管唐慎,他翻着一本三年前的滁州文人诗集,饶有兴致地看着。
唐慎离开翰林院,他抬头看着渐渐西斜的夕阳,一阵凉风吹过来,他忽然惊觉,自己出了一身的汗。
苏温允找了很多三年前的书。
苏温允……找了那年和姑苏府有关的书!
唐慎站在翰林院门口,只觉心中发寒,喉间干涩。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一个字。
到晚上,唐慎拿着一壶酒来到尚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