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诗意禅心共竹闲 > 二桃花源记赏析2(第1页)

二桃花源记赏析2(第1页)

【渔人甚异之】,这种以前生命中从未有过的状态常常会让修行者非常地惊喜、惊奇、惊异,由此会产生更深入地探究下去的愿望和发心。

【复前行,欲尽其林】,于是继续深入地观照真心,希望看看这真心之中到底还有着怎样的秘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随着定力和观照力的不断深入,不久之后,就会照见真心更深的一面——如如不动的一面,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所乐之山即是此山。而智者所乐之水,除了刚才的“心流”之溪,还需要继续深入,直到见到智慧的海洋。

注意,“山”和“海”皆是对“真心”的象征。乐仁者则见仁山,乐智者则见智海。从此处文字和通篇氛围来看,陶令显然更倾向于做一位乐山的仁者。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前行,从而发现了更为深邃的桃源秘境——仁之乐土。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代表了通往真心更深维度的一种象征——通向大真、大善、大美、大乐的光明之地、极乐之土。但这同时也是一道“关”——需要全然地放下。

也许您会说,前面不是已经全然地放下了吗?是的,但仍然有层次的不同。

前面的放下,更多的是放下“欲望”,放下“自我”,放下“分别”,放下“执着”——特别是对“我”的执着。而这里,则更进了一步,需要放下对“法”的执着,即对文字、概念、方法、理论、名相的执着。《金刚经》中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在进入真心秘境桃源乐土的入口处,必须连“渡船”也要放下。只有“一丝不挂”,才能“彻见本真”。

【便舍船,从口入】,有舍才有得,大舍才能大得,不舍则必然不得。口,就是关口,就是玄关,就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要进入此门,舍不下“我”是进不去的,舍不下“法”也是进不去的。“法”包含了所有一切有为法。任何有为之法,悉皆需要全部舍去——即看破、放下、不执着,达到一种高度无执的状态。这时才有机会进入更深广的桃源秘境。

【初极狭,才通人】,其通道的长宽尺寸仿佛是量身定做的一般,每个人都只能独自进入这个秘境。这代表了,要进入此秘境,什么都靠不了,只能靠每个人自己。甚至,把“自己”也必须放下。

才通人的“人”,其实是“仁”。这个“仁”是爱与智慧圆融一体的仁,而不仅仅是一种仁爱的仁。释迦牟尼佛智慧“无见顶”,但他的名字还有一种涵义,即“能仁寂静”。可以说,这就是“才通人”的“仁”——能仁寂静之仁。寂静,即是如山岳般的宁静和定力。能仁,即是一种饱含智慧与慈悲的无私利众的大爱。放下其他所有的一切,把这种大爱装在心里,就能通过此“关”。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历经一道道关口,不断持续深入,就会在突破某个临界点之后“豁然开朗”!对于这种感觉,有的人用“桶底脱落”形容,有的人用“根尘脱落”形容,还有诸多的其他说法,总之,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舒畅、解脱、自在、自由。当这一刻到来时,一切都再次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时间似乎停止了,一切都在当下鲜活地发生着,而一切似乎都并未发生。而且每一刻都是新的。这种新,是时时新,刻刻新,一直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从这句开始,进入了对这一境界的“化境”式描摹——从内心深处的实际状况而言,恰恰是离于一切形象、离于一切语言、只能在反观自照中默默体悟而无法以任何语言描述的状态。但有所说,皆非本来。但另一方面,当这种生命内在的智慧之光显发出来之后,就会映现为外在的生命状态,乃至一切见闻觉知、语言、行为,皆为此智慧之光所笼罩,而呈现出一种智慧的化境。对于这种智慧的化境,则可以用一些非常传神的场景化的语言来进行描摹。在阅读和体会这样的场景描摹时,重要的不是场景本身,而是通过场景、意象、意蕴、文字、语感等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无言的韵味,通过深入地品味这种韵味而默默地体会之、感受之。比如,“土地平旷”,传达出的是一种“博大而平等”的境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这里的大地,不仅有深厚的化育之德,更有一种朴实的、平整的、宽广的、可以一目千里而无障碍的那种辽阔与通透感。一切都在这最究竟的“大平等”中显露无疑。而“屋舍俨然”,则传递着一种有条不紊、各居其所、各安其位、和谐无争、安居乐业、天下大治的“大同世界”景观色彩。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良田沃土、海晏河清、农林桑竹,代表的是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快乐无忧的自在、自足、自洽的生命状态。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传达的是一种非常鲜活生动的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场景。记得以前每次回农村老家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时间好像凝固了一样。在城市里每天时间如箭一样飞速流逝,而回到农村,就感觉所有的一切一下子变得特别缓慢。虽然也会有人来人往,也会有鸡鸣狗叫,但时间却感觉似乎停止了。这与进入真心之后的状态有着某种相似性——有的人把进入真心的状态比喻为“时间的尽头”。从前面的“豁然开朗”之后所展开的画面,就是在“时间似乎停止了的”状态中的画面。这种画面,既是一种“静止”的画面,同时也是一种鲜活的、动态的画面。而这两种不同的画面却以某种非常奇妙的方式融为了一体,达到了一种既是静止的又是鲜活的状态。所以,重点不是文字所写的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等这些具体的事物,而是通过这样的画面描摹而传递出的一种氛围——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地生动、自然、和谐、美妙。。。。。。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历来对于《桃花源记》的解读中,对于这里的“悉如外人”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如果仅仅按照字面信息和逻辑去理解的话,就会出现让人难以理解和说不通的地方。比如结合后文可以得知,这里已经与世隔绝了好几百年,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衣着等都变化很大。而这里人的衣着却一直没变(陶令的《桃花源诗》亦明确说到了“衣裳无新制”),这里却说“悉如外人”,明显有逻辑不通之处。于是就有人从新的视角来解释说,这里的“悉如外人”是站在渔人的角度,看到了这里人们的穿着,感觉就像到了外邦一样,然后这样就能解释通了。其实,当我们以“心性桃源”的视角来观照的时候,就更加清楚、明白了——这里的“悉如外人”,不仅是男女衣着,还包括往来种作等,也就是人们的言语、行为、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等等,都“悉如外人”。这是什么意思呢?

注意,前面曾说过,“心性桃源”本身是没有任何“相”的,这种精神和智慧的体现,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句话叫做,“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就是说,真正的大智慧是和光同尘的。从表面上看,似乎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迹。这就是“悉如外人”这句话所蕴含的含义。见到了生命内在“心性桃源”的人,与普通大众一样地穿衣吃饭,一样地工作生活,一样地吃喝拉撒睡,但其生命的内在却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非常自然而饱满地充盈着和谐、快乐,正如接下来的文字所说的——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当看到这句话时候,心说,陶令啊陶令,您一方面百般隐藏,另一方面又欲说还休,到这里终于还是忍不住“漏了陷”——黄发者,仁寿之长者也,垂髫者,纯真之赤子也,怡然者,自性之光明也,自乐者,自在之大乐也。这是一个见到了自性桃源并安住于自性桃源的“武陵人”其内在智慧境界的绝佳妙喻——他既是一个仁慈仁爱非常宁静安详的长者,同时也是一个纯朴天真活泼灵动的孩子,他的生命没有欠缺感,反而总是充盈着隐藏不住的爱和快乐,总是希望将它们分享给有缘的人们,与众同乐。他的心,就像桃花源一样,中无杂树,芳草鲜美,桃花盛开,芬芳无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