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配相应的装卸载机械、车辆等。如一个空降兵团出动遂行作战任务,可加强200人负责团运行物资,后续补给物资的包装、空投;可加强200人负责空投物资的收集前送以及伤员的集中后转、后方防卫等。虽然目前总部和空军都组建了一定规模的应急机动保障部队,但由于空降作战后勤保障专业性强,后勤人员首先应具备伞降技能,空降作战的后勤保障难以得到本兵种以外后勤力量的加强。因此,要解决后勤力量严重不足问题,空降兵军本级亟需增编应急机动保障队,或者在空降兵团增编空降勤务连,战时主要负责空投物资的收集、伤员集中后转、后方防卫,师空降勤务连负责运行物资、后续补给物资的包装、装载、空投等,以适应空降作战的需要。5、与空降兵会合的地面部队应充分做好保障空降兵的准备。空降作战由于无直接的后方依托,物资、伤员需要通过空中输送和后转,后勤保障受制空权和空运能力的限制,物资补充、伤员救治的时效性差,空降兵在与地面部队会合时,通常物资紧缺、伤员滞留多,与空降兵会合的地面部队要充分做好保障空降兵的准备,以便会合后迅速及时地补充弹药等物资、救治伤病员。(五)充分准备,多种保障手段并举,切实提高后勤保障能力1、编制装备运输直升机、装甲输送车势在必行。空降作战,单兵携行量有限,且后勤保障又无直接的野战医院、兵站依托,物资补充需实施空中前送,空投物资散布面大,收集困难,团建制内没有编制专业空降勤务保障分队,作战师的空降勤务连需担负后续补给物资的包装和装机任务,不可能随团空降进行伴随保障,战场物资的收集、前送任务,只能抽调战斗分队和其它勤杂保障人员,现行状况,特别是在南方水网稻田地和沿海岛屿作战,战场物资前送基本依靠人背肩扛,现有的轮式运输工具也不适应南方地形的要求,一个团遂行作战任务一般需一个营的兵力保障,这种落后的保障手段无法适应立体化、高强度、快节奏作战形势的要求。解决此矛盾最有效的手段是编制装备运输直升机、装甲输送车。直升机受场地限制小,能超越地面障碍,快速运送物资,既能装载又能外挂,能在战场上快速调配物资。另外,米‐17运输直升机可担架转运伤员xx名,可及时解决重伤员的后转问题,减少阵地重伤员的滞留量,尽快及时救治伤员。但直升机受气象、地形条件影响较大,为增强可靠性,空降兵也应编制装备装甲输送车,以解决阵地的伤员集中,后转和物资集前送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南方水网稻田地和沿海岛屿地形作战的阵地运输手段问题,这样,空降作战后勤保障能力将飞跃迈进一步。2、建立战区后续补给基地。为保证空降兵持续作战,必须进行后续补给。周边局部战争的空降作战地域大都离空降兵驻地千里之遥,从驻地组织后续补给,不但时间不允许,甚至长时间控制制空权也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应在战区建立空降兵后续补给基地,储备空降作战各类通用、专用物资。其基本设想应靠近或利用机场,便于战时输送和平时管理,距作战地区百公里,航程不远,以便适时组织战中补充,有利于隐蔽和保证安全。3、建立空降兵专用物资储备库。高技术条件下的空降作战,专用物资器材品种多,战时消耗量大,很多专用物资、器材在战中是一次性使用,再生能力差,确需进行必要的储备。目前,空军除降落伞外,基本无空降兵专用物资储备,空降兵本身储备的专用物资、器材数量很小,难以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空降作战的需要。因此,必须搞好空降作战专用物资器材储备库
建设,储备必要的专用物资、器材。当前急需在空降兵驻地附近和主要作战方向建立空降兵专用物资、器材储备库,也可和战区补给基地合建,战时派出移动分库,实施伴随保障,保障空降作战的需要。4、多种保障手段并举。为保证可靠不间断的后勤保障,组织使用空降兵的后勤指挥机构应根据不同的作战样式多种手段并举,灵活适时地组织指挥对空降作战的保障。如空降兵增援守岛部队的空降作战,因守岛部队一般有几个月的储备,空降兵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通用装备,组织使用空降兵的合成军后勤指挥机构应明确守岛部队积极协助保障空降作战。海岛以及濒海地区空降作战可明确海军补给船以及民船实施保障,空降兵部队还应考虑利用战缴,就地筹措,多种保障手段并举,确保空降作战的需要。导弹战后勤保障趋势及对策孙余才郝增佩张学举世界军事形势的发展,促进了各国军事战略思想及其军事后勤理论的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如何揭示导弹战后勤保障的规律,充分认识后勤保障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提出后勤保障的现实工作对策,探讨适应导弹战的后勤保障理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一、立体、纵深性保障趋势,要求我们加强后勤保障力量的组织指挥建设,制订全方位保障对策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导弹战强调的大纵深、强火力杀伤的主导思想,不仅描述了未来空间战场的激烈场面,也展示了后勤保障的复杂情景。现代战场由于战役空中力量能够遂行侦察、警戒、通信、指挥、控制及空中布雷、穿插迂回、转移等手段,可以利用空中力量完成补给救护等任务,为导弹战全方位保障提供了可能。但是,这既预示了后勤保障工作的广阔前景,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从海湾战争看,弹道导弹运用于战场,并配系以地面常规火力,海上兵力支援,电子战的干扰等,构成了陆、海、空、天的立体、纵深攻势网络,形成了以导弹武器为主要手段进行纵深打击的发展趋势。导弹部队熟练掌握并使用这些新型的精确制导武器对敌实施作战,使后勤保障由过去的单纯从后方到前方的平面推进、直线保障,扩展成从陆地到空中,从水上到地下,从前方到后方的立体、纵深性保障。导致了供应方向的多变,保障重点的前移或后推,保障层次的交叉。在导弹武器射程增大、精度提高、发射位置多移的前提下,使敌对双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打击各种战役后勤目标,使布署在纵深地幅内的后勤保障力量时刻遭受敌人火力的威胁。导弹战后勤保障形式,也将变的复杂多样起来,不仅是保障形式上的立体、纵深性,还表现为多层次、多平面、多点位联系的丰富内容上,远远突破了传统保障的概念。因此,我们在制定导弹战后勤保障对策时必须面对这一现实,高度重视各保障层次之间的指挥协调。首先,应建立与导弹部队作战编成相适应的战役后勤指挥体系。具体设想的这个体系,就是建立导弹部队后勤指挥所或战区联合指挥所,这个指挥所上联总部和导弹部队作战指挥所,下联部队后勤。对导弹战后勤实施统一指挥。一是按导弹部队建制系统组织完成导弹部队独立作战后勤保障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