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蘩记得当初她也是十分喜欢自己的,见她此刻拘束疏远,到底还是有些失落的。不过她既已有了自己的孩子,那失落便不如何真切。只一闪而过罢了。
便揽着雁卿同林夫人说话——说的却是这几年她在外头做的事,道是,“……太医说我忧思过甚了,不能再劳神。幸而姑姑和二娘在外头,多少能帮我分担一些,不至于半途而废。可姑姑身子不好,二娘倒是比我更有长才,却是个受不得拘束的,未必能踏踏实实的做事。我思来想去,唯有托付给夫人。”
林夫人知道她说的是桑麻纺织之事,这也干系重大。她虽不愿同楼蘩走得太近,可也不想为党派之别耽误正事。
且楼蘩做的这些,正是该有人做,可朝臣又不会主动去做的事。若她不接,怕真就要这么中断了。
可有些事,也还是先问明白为好。
便道,“前些年听闻二姑娘离京访亲去了,如今已回来了吗?”
楼蘩就一沉吟,道,“是,送去了荆州。去年冬天才回来。”片刻后又道,“——原本早差人去接了,只是她散漫任性,路上又折往庐州游历了一番,绕了一个不小的圈子。”
林夫人就点了点头。思忖了片刻,道,“二姑娘必定从容有余,我横插一手反倒不美。且我家中婆母年长,子女年幼,也别无余力。倒是要辜负娘娘的美意的。”
楼蘩似是已料到她会这么说,虽难免露出些疲倦和黯然来,最后却也只笑了笑,道,“夫人不肯,我也不好强人所难。”
倒是雁卿听得出神,道,“棉花也能同蚕丝一般纺线织布吗?”又接起话头来。
楼蘩便耐心的同她解说起来。这些俗务,雁卿竟也听得津津有味。且难得她竟能听懂,楼蘩便略感到宽慰。分神去看月娘,才见月娘已昏昏欲睡了,便引了诗词随口佐证,月娘立刻就一回神。
楼蘩便笑起来,对林夫人道,“雁卿性明,月娘性雅。”
林夫人笑道,“雁丫头就是个大俗人罢了……月娘倒确实是个雅人。”
妹妹被表扬了,雁卿自然高兴。可自己被人说“俗”,也还是有些不服气。本来想稍作反驳的,谁知竟找不出话来——她岂不就是又爱吃又爱玩吗!而且吟诗行文一窍不通,就连读书,也更爱书中有趣的山川故事。反而读到锦绣堆砌的华章,每每晕头转向。看旁人舌灿莲花,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就只有羡慕的份儿。
她竟真的是个大俗人!
大姑娘只觉得自尊心被什么东西焦黑的劈了一阵,有些被雷到了。
楼蘩和林夫人见她一脸震惊之后,沮丧的认命了的小模样,不觉都忍俊不禁。
楼蘩就笑道,“俗人才好呢——亲切有趣,欢喜自在。”
雁卿依旧沮丧的,“楼姑姑自己就是雅人,才会这么说。”
这下连月娘也不觉掩唇了,就轻轻道,“我见过很多雅人,可就是最喜欢姐姐。”
雁卿脸上腾的一红,片刻后就展开大大的笑容,美滋滋的道:“俗人那就俗人吧。”又道,“我身边这么多雅人,肯定也会渐渐雅致起来的。”
正说笑着,外头忽有人进来通禀,道,“太子来探望娘娘了。”
林夫人忙带着雁卿和月娘起身辞行。
楼蘩便也不留她们,只道,“稍待片刻。”便令宫娥进屋去取东西,又道,“夫人常待她们进宫来看看我……我这里难得热闹起来。”
林夫人只好道,“娘娘传召,不敢不来。”
一时宫娥取来两个镶金嵌玉的锦木匣子,楼蘩翻开来,是一套粉玉桃花的钿钗并镯子,那桃花雕琢得栩栩如生,玉色鲜艳,十分亮眼。楼蘩就道,“这是极南边的蒲甘国传来的玉石。你们拿回去带着玩吧。”
只不过耽搁了这么一会儿,出门时就又同太子撞见了。
雁卿同月娘俯身行礼,太子便也驻足。
他的目光依旧不觉就落在雁卿的身上,见她今日梳了发髻,虽少了一份娇憨稚气,却也露出了姣好的侧脸。那耳垂小巧白净,微微垂着头,便露出秀美的脖颈来。沿着发际有梳不起来的微弯的绒发柔柔的垂下,风一吹,她不觉用手指一抿。
太子的心口便也仿佛被她轻轻挠了一下。
可到底还是装模作样惯了,只平淡的移开目光,道,“起来吧。”
只路过月娘身边时,突然停了脚步,轻声微笑道,“果然是明月之珠。”月娘身上就一绷,太子又温柔的一笑,便上前去了。
楼蘩将一切看在眼里……先前便觉着有哪里不对劲儿,这回她才终于确认了些什么。
太子固然对月娘更温柔些,可他更在意的,果然还是雁卿。